
grit
【機】 grit
layer; region; stage; story; stratum; tier
【計】 layer
【醫】 coat; lamella; lamellae; lamina; laminae; layer; strata; stratum
砂礫層(Gravel Layer)是地質學中描述由直徑大于2毫米的碎屑顆粒組成的沉積岩層,其英文術語對應"gravel stratum"或"gravel bed"。該術語在工程地質、水文地質和石油地質領域具有重要應用價值。
根據《英漢地質學詞典》定義,砂礫層主要由未固結或弱固結的礫石、卵石和粗砂構成,顆粒磨圓度差異可反映搬運距離。典型粒徑範圍分為:
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研究報告指出,砂礫層常形成于沖積扇、河流階地和冰川沉積環境,其孔隙度可達20-35%,滲透系數在10⁻²至10² cm/s之間,數學表達式為: $$ k = frac{g}{ u} cdot frac{d{10}}{180} cdot frac{e}{1+e} $$ 其中$k$代表滲透系數,$d{10}$為有效粒徑,$e$為孔隙比。
工程應用方面,《岩土工程勘察規範》強調砂礫層可作為天然地基持力層,其标準貫入擊數(SPT-N值)通常大于30。但需注意粒徑級配特征,不均勻系數$C_u$的計算公式為: $$ Cu = frac{d{60}}{d_{10}} $$ 當$C_u > 5$時判定為級配良好。
砂礫層是地質學中常見的沉積層類型,其定義和特征可結合多個來源綜合解釋如下:
砂礫層指土壤或沉積物剖面中,含有大量礫石且厚度超過10厘米的土層,其中礫石含量通常大于30%。礫石是岩石經長期水流搬運、磨蝕後形成的無棱角天然顆粒,粒徑範圍為2-60毫米(根據不同分類标準可能擴展至100毫米以上)。
地質學中描述砂礫層需關注:
砂礫層對研究古地理環境、水文條件具有重要意義。例如,分選性差的砂礫層可能指示快速沉積事件(如洪水),而高磨圓度礫石則反映長期搬運過程。
注:如需更詳細的地質參數(如不同分類體系标準差異),建議參考專業地質文獻或實地勘探數據。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