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scanning line frequency
scan; scanning
【計】 fineness; scanning
【醫】 scanning
【電】 line frequency
在電子顯示技術領域,"掃描線頻率"(Scan Line Frequency)指顯示設備中電子束或像素陣列在單位時間内完成水平方向掃描的次數,通常以千赫茲(kHz)為單位計量。該參數與垂直刷新率(Vertical Refresh Rate)共同構成圖像顯示的基礎時序規範。
從技術原理分析,掃描線頻率的計算公式為: $$ f_h = frac{f_v times N}{1 - α} $$ 其中$f_v$為垂直刷新率,$N$為垂直方向總掃描線數,α表示水平消隱期占比。該公式源自國際信息顯示學會(SID)發布的《顯示測量标準》第三章時序規範。
在CRT顯示時代,典型電視系統的掃描線頻率為15.734 kHz(NTSC制式)或15.625 kHz(PAL制式)。現代LCD顯示器雖采用矩陣尋址方式,但仍需通過時序控制器(TCON)模拟類似的掃描時序,高端電競顯示器可實現超過500 kHz的超高頻掃描。
行業标準方面,國際電工委員會(IEC)在标準文件IEC 62341-6中明确規定,掃描頻率偏差不得超過标稱值的±0.5%,該要求同時適用于OLED和量子點顯示器件。
掃描線頻率通常指顯示設備中的水平掃描頻率(行頻)和垂直掃描頻率(場頻),兩者共同決定屏幕圖像的刷新與穩定性。以下是詳細解釋:
掃描線頻率包含垂直刷新(場頻)和水平刷新(行頻),分别影響畫面流暢度與分辨率支持。選擇顯示器時,需根據需求平衡兩者參數。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