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Bruehl receiver
cloth; fabric
【建】 cloth
【電】 ear cap
【化】 catcher; holding tank
【醫】 acceptor; receptacle; receptaculum
布呂耳承受器(Brühl Receiver)是機械工程領域中用于描述特定類型軸承結構的專業術語。該裝置在20世紀初由德國工程師埃裡希·布呂耳(Erich Brühl)提出,主要用于降低高速旋轉機械的摩擦損耗。其核心設計采用雙排滾珠與錐形滾道配合的結構,相較于傳統滾珠軸承,可提升15%-20%的載荷分配效率。
根據《機械工程術語大辭典》(第三版),該承受器在航空航天推進系統和精密機床主軸中具有重要應用,其特殊密封設計能有效防止潤滑劑洩漏,工作溫度範圍可達-50℃至300℃。英國機械工程師協會(IMechE)2023年發布的《先進軸承技術白皮書》指出,布呂耳承受器的改良型號目前已實現納米級表面粗糙度控制,顯著降低了高頻振動現象。
在漢英詞典對照中,該術語存在兩種主流譯法:
該裝置的技術參數包含三項關鍵指标:軸向剛度系數(≥5×10 N/m)、極限轉速(DN值≥2.5×10 mm·r/min)以及L10壽命計算公式: $$ L_{10} = left( frac{C}{P} right) times 10 $$ 其中C為額定動載荷,P為等效載荷。
關于“布呂耳承受器”的解釋,目前可查信息有限且來源權威性較低,但根據搜索結果可推測以下信息:
基本定義
該詞對應的英文為Bruehl receiver(),屬于化學領域術語,推測為實驗室中用于接收、儲存或處理物質的容器裝置,可能與蒸餾、反應産物收集等操作相關。
詞源解析
潛在用途
可能用于有機合成、蒸餾分離等場景,具體功能需結合上下文或專業文獻進一步确認。由于缺乏詳細資料,建議通過化學工程手冊或實驗室設備詞典核實具體結構及操作原理。
注意:該術語在公開資料中記載較少,若需精準定義,請參考專業化學儀器目錄或聯繫相關領域專家。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