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ayapana
三脈佩蘭葉(Eupatorium lindleyanum var. trifoliolatum)是菊科澤蘭屬植物佩蘭的一個變種,主要分布在中國華東、華南及西南地區。該名稱源于其葉片形态特征和植物分類學屬性:
植物學特征 葉片通常呈三出脈結構,即主脈兩側各有一條顯著側脈,形成獨特的脈序系統(《中國植物志》第76卷)。莖部常帶紫紅色,頭狀花序排列成複傘房狀,花期7-11月。
藥用價值 傳統中醫将其幹燥地上部分入藥,具有芳香化濕、醒脾開胃的功效,常用于治療濕濁内蘊所緻的脘痞嘔惡(《中華本草》第21冊)。現代藥理學研究發現其含揮發油成分佩蘭素,具有抗炎和抗氧化活性(《藥用植物化學》2022版)。
命名溯源 拉丁學名中的"trifoliolatum"特指其三小葉特征。中文名稱"佩蘭"最早記載于《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藥材,曆代本草著作均有收錄其芳香化濕的療效。
生态應用 該植物在長江流域常作為濕地恢複物種,其發達的根系有助于水土保持(《華東植物學報》2019年第3期)。近年研究發現其對重金屬污染土壤具有修複潛力(《環境植物學》2021年專題報告)。
“三脈佩蘭葉”這一名稱并未被直接提及,可能為“佩蘭葉”的形态特征描述或存在名稱混淆。以下結合權威資料對佩蘭葉的植物特征及藥用價值進行解釋:
葉片結構
佩蘭葉為菊科植物佩蘭(Eupatorium fortunei)的幹燥地上部分,其葉片對生,通常呈三裂或不分裂形态:
關于“三脈”的可能解釋
現有資料中未明确提到“三脈”這一特征,推測可能為以下兩種情況之一:
綜合高權威性資料(),其核心功效包括:
若需進一步确認“三脈佩蘭葉”的具體含義,建議提供更多植物學特征或查閱專業中藥圖譜。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