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氯化六氨钴英文解釋翻譯、三氯化六氨钴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化】 hexammine cobaltichloride; luteocobaltic chloride
分詞翻譯:
三的英語翻譯:
three; several; many
【計】 tri
【化】 trimethano-; trimethoxy
【醫】 tri-
氯化的英語翻譯:
chloridize; chlorination
【化】 chloration; chlorination
【醫】 chlorination
六的英語翻譯:
hexad; six
【醫】 hex-
氨的英語翻譯:
ammonia
【化】 ammonia
【醫】 ammonia
钴的英語翻譯:
cobalt
【醫】 Co; cobalt
專業解析
三氯化六氨钴(Hexaamminecobalt(III) chloride)是一種重要的配位化合物,化學式為[Co(NH₃)₆]Cl₃。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1. 化學組成與結構
該化合物由中心钴離子(Co³⁺)與六個氨分子(NH₃)通過配位鍵形成八面體結構的陽離子[Co(NH₃)₆]³⁺,并與三個氯離子(Cl⁻)結合。其晶體為橙黃色正交晶系,具有反磁性(d⁶低自旋構型),是維爾納配位理論的關鍵例證之一。
2. 性質與用途
三氯化六氨钴在水中溶解度較高,溶液呈酸性(因[Co(NH₃)₆]³⁺水解)。其穩定性顯著(穩定常數約10³⁵),常用于:
- 配位化學教學實驗(如離子交換、電導率測定);
- 钴(III)配合物合成的前驅體;
- 催化及材料科學研究中的模型化合物。
3. 曆史意義
1893年阿爾弗雷德·維爾納通過該化合物提出"配位數"概念,颠覆了傳統價鍵理論,奠定了現代配位化學基礎,并因此獲得1913年諾貝爾化學獎。
參考資料
- 經典教材:Advanced Inorganic Chemistry (Cotton & Wilkinson) 詳細讨論其結構與成鍵理論。
- 學術數據庫:PubChem化合物頁(CID: 16211436)提供物理化學數據。
- 權威綜述:Comprehensive Coordination Chemistry (Elsevier) 收錄其合成方法與反應性分析。
- 曆史文獻:Werner, A. (1893). Zeitschrift für anorganische Chemie 首次闡明其配位結構。
(注:因平台限制未添加直接鍊接,建議通過學術引擎檢索上述來源獲取完整信息。)
網絡擴展解釋
三氯化六氨合钴是一種钴的配合物,其化學式為[ text{[Co(NH}_3text{)}_6text{]Cl}_3 ],屬于八面體結構的配位化合物。以下是詳細解釋:
1.組成與結構
- 中心金屬離子:钴(Co³⁺),處于+3氧化态。
- 配體:6個氨分子(NH₃)通過配位鍵與钴離子結合,形成内界[ text{[Co(NH}_3text{)}_6text{]}^{3+} ]。
- 外界離子:3個氯離子(Cl⁻)作為抗衡離子,維持電荷平衡。
2.顔色與電子躍遷
- 溶液呈紅色,源于配合物的d-d電子躍遷。钴(Ⅲ)的d⁶電子在八面體場中發生能級分裂,吸收特定波長的光後呈現補色(紅色)。
3.反應特性
- 在加熱或與Cl⁻反應時,可能發生配體取代。例如,部分NH₃被Cl⁻取代,生成混合配體配合物(如[ text{[Co(NH}_3text{)}_3text{Cl}_3text{]} ]),反應式為:
$$
text{[Co(NH}_3text{)}_6text{]}^{3+} + 3text{Cl}^- rightarrow text{[Co(NH}_3text{)}_3text{Cl}_3text{]} + 3text{NH}_3
$$
4.命名規範
- 按IUPAC命名法,應稱為六氨合钴(Ⅲ)氯化物,強調6個氨配體與钴的結合狀态。
5.應用與意義
- 常用于配位化學教學實驗,演示配體交換、顔色變化等現象。
注意:用戶問題中的“三氯化六氨钴”可能存在表述簡化,實際需根據化學式區分内界配體與外界離子。若需進一步了解合成方法或性質,可參考配位化學教材或文獻。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