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 tertiary recovery
三次開采(tertiary recovery)是石油工程領域的專業術語,指在傳統的一次采油(利用天然能量開采)和二次采油(注水/氣維持壓力)之後,通過物理、化學或熱力手段進一步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技術手段。該概念在《石油工業術語》國家标準(GB/T 8423-2019)中被明确定義為“通過改變油藏流體性質或驅動介質來提高采收率的采油方法”。
主要技術類型包括:
根據美國能源信息署(EIA)報告,三次開采技術可使油田最終采收率從35%提升至50%以上。大慶油田實施的聚合物驅項目曾實現單井日産量提升2.8倍,相關成果發表于《石油勘探與開發》期刊。該技術目前主要應用于高含水後期油藏,實施前需通過數值模拟(公式:$ abla cdot (k abla P) = phi c_t frac{partial P}{partial t}$)進行可行性評估。
三次采油(又稱三次開采)是石油開采的第三個階段,旨在通過物理、化學或生物技術手段進一步提高原油采收率。以下是詳細解釋:
三次采油是在一次采油和二次采油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技術。
階段 | 能量來源 | 采收率 | 技術特點 |
---|---|---|---|
一次采油 | 天然能量(壓力、溶解氣) | 15%-20% | 成本低,但能量消耗快 |
二次采油 | 注水/注氣補充能量 | 30%-50% | 維持地層壓力,成本較高 |
三次采油 | 化學/熱力/生物技術 | 提升至70% | 針對剩餘油,技術複雜且成本高() |
三次采油是提高原油采收率的關鍵技術,尤其適用于傳統方法難以開采的剩餘油藏。盡管技術複雜且成本較高,但通過化學驅、熱力采油等手段,可顯著延長油田壽命。目前聚合物驅和蒸汽驅已實現工業化應用,其他技術仍在試驗階段()。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