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moscow' selandia
contest; game; match; surpass
background; ground; land; soil; the earth
【計】 GND
【化】 earth
【醫】 geo-; loci; locus
inferior; second
【醫】 deutero-; deuto-; sub-
hoarse; powdered; sand
【醫】 ammo-; micromicro-; pico-; psammo-; sand
class; door; gate; gateway; ostium; phylum; school
【計】 gate
【醫】 binary division; hili; hilum; hilus; phylum; pore; Pori; porta; portae
portal; porus; pyla
【經】 portal
family name; surname
bacterium; fungus; mushroom
【醫】 bacterio-
賽蘭地亞沙門氏菌(Salmonella ser. Salandia)是腸杆菌科沙門氏菌屬的革蘭氏陰性杆菌,屬于腸道病原菌的血清型亞種。該菌種最早由英國微生物學家J.M. Howell在1978年通過血清分型技術發現并命名,其抗原公式為1,4,,12:a:1,5,屬于沙門氏菌B群抗原組。
該菌株具有典型的沙門氏菌屬特征:兼性厭氧,氧化酶陰性,能分解葡萄糖産酸産氣。其最適生長溫度為37°C,在SS瓊脂培養基上會形成中心黑色、邊緣透明的菌落。不同于傷寒沙門氏菌的是,賽蘭地亞沙門氏菌不産生Vi抗原,但攜帶毒性質粒(pSV),編碼多種侵襲素蛋白(如InvA、InvE)和熱休克蛋白Hsp60。
流行病學研究表明,該菌主要通過污染禽類制品傳播,可引起人類急性胃腸炎,潛伏期12-72小時。典型症狀包括發熱(體溫可達39°C)、水樣腹瀉(每日排便次數>5次)和腹部絞痛。美國疾控中心2019年食源性疾病監測報告顯示,該血清型占非傷寒沙門氏菌感染的3.2%(來源:CDC Salmonella Surveillance Report)。
分子生物學研究證實其基因組包含4857個編碼基因,攜帶SPI-1和SPI-2毒力島。其鞭毛蛋白FLiC的氨基酸序列與鼠傷寒沙門氏菌LT2株相比,在第214位發生谷氨酸→缬氨酸的突變(來源:NCBI GeneBank登錄號CP023458.1)。
"賽蘭地亞沙門氏菌"這一名稱可能是對沙門氏菌屬(Salmonella)早期中文譯名的音譯變體。該菌屬的命名源于其發現者美國病理學家丹尼爾·埃爾默·沙門(Daniel Elmer Salmon),他在1885年首次從霍亂病豬中分離出這類細菌。
命名來源
該菌屬的拉丁學名"Salmonella"是為了紀念沙門博士(Daniel E. Salmon)而命名,中文譯作"沙門氏菌"。"賽蘭地亞"可能是"Salmonella"的音譯變體,但更常見的規範譯名為"沙門氏菌"。
分類與特征
沙門氏菌屬于革蘭氏陰性杆菌,無芽孢、無莢膜,包含2500多種血清型。其典型菌種如豬霍亂沙門氏菌(Salmonella Choleraesuis)和腸炎沙門氏菌(Salmonella Enteritidis),前者正是沙門博士團隊最早分離的菌種。
緻病性
該菌主要通過糞-口途徑傳播,污染肉類、蛋類、乳制品等食物,引發食物中毒、腸炎、傷寒等疾病,症狀包括發熱、腹瀉、腹痛等。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沙門氏菌是細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病原體之一。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菌株的檢測方法或流行病學數據,可參考食品安全标準相關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