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 incident nutron
incidence
【醫】 incidence
neutron
【化】 neutretto; neutron
【醫】 neutron
在核物理與工程領域,"入射中子"(Incident Neutron)指從外部進入特定材料、區域或系統的中子流。其核心含義包含以下要素:
能量範圍
入射中子按動能分為:
能量直接影響其與原子核的相互作用概率(反應截面)。
通量密度
定義為單位時間通過單位面積的中子數(單位:$text{n·cm}^{-2}text{·s}^{-1}$),表征入射強度。例如研究用反應堆的中子通量可達 $10^{14} text{–} 10^{15} text{ n·cm}^{-2}text{·s}^{-1}$ 。
權威來源:
- 核工程術語标準(GB/T 4960-2023)
- 《中子物理與核數據》. 原子能出版社
- IAEA報告:Neutron Generators for Analytical Purposes
- 美國核學會期刊Nuclea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入射中子”是核物理領域的重要概念,指作為入射粒子與物質發生相互作用的中子。以下從定義、特性、作用機制及應用場景分點說明:
入射中子指在核反應或實驗中,作為入射粒子與靶核(目标原子核)發生相互作用的中子。中子本身是構成原子核的基本粒子之一,不帶電荷,質量約為質子的1.001倍(靜止質量 $1.675×10^{-27} text{kg}$)。
入射中子與靶核的相互作用主要有兩種形式:
術語“入射”在物理學中泛指粒子或波到達某一表面或區域的行為(如光線入射到界面),而“中子”在此特指不帶電的核子。若需進一步了解中子發現曆史或具體反應公式,可參考相關文獻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