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糖石蕊培養基英文解釋翻譯、乳糖石蕊培養基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醫】 lactose litmus culture-medium
分詞翻譯:
乳糖的英語翻譯:
lactose
【化】 lactose; milk sugar
【醫】 lactin; lactobiose; lactose; lactosum; milk sugar; milk-sugar
saccharum lactis
石蕊培養基的英語翻譯:
【醫】 litmus culture-medium
專業解析
乳糖石蕊培養基(Lactose Litmus Medium)是一種經典的微生物鑒别培養基,主要用于區分細菌發酵乳糖的能力,特别在鑒定腸道菌群(如大腸杆菌和産氣杆菌)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其名稱可拆解為:
- 乳糖 (Lactose):指該培養基中作為主要碳源的雙糖。不同細菌代謝乳糖的能力存在差異,這是該培養基進行鑒别的基礎。
- 石蕊 (Litmus):指培養基中添加的天然酸堿指示劑(通常來源于地衣)。石蕊在酸性條件下呈粉紅色,在堿性條件下呈藍色,在中性條件下呈紫色。細菌發酵乳糖産酸時,石蕊顔色變化可直觀指示發酵反應的發生。
- 培養基 (Medium/Culture Medium):指為微生物生長繁殖提供所需營養物質的基質。它通常包含水、氮源(如蛋白胨、牛肉膏)、無機鹽以及特定的碳源(此處為乳糖)和指示劑(石蕊)。
詳細解釋:
- 組成與原理:
- 基礎成分:提供微生物生長所需的基本營養,如蛋白胨(提供氮源、碳源、維生素)、牛肉膏(提供有機氮、維生素)、氯化鈉(維持滲透壓)等。
- 關鍵成分 - 乳糖: 作為唯一的可發酵糖類(或主要可發酵糖類)。能否發酵乳糖是區分某些細菌的重要生化特征。
- 關鍵成分 - 石蕊: 作為pH指示劑。當細菌發酵乳糖時,會産生酸性代謝産物(如乳酸、乙酸),導緻培養基pH下降,石蕊由紫色(中性)變為粉紅色(酸性)。某些細菌在發酵後期或分解蛋白質時可能産堿,使石蕊變藍。
- 通常還會加入瓊脂使其凝固成固體培養基,便于觀察菌落形态和顔色變化。
- 主要用途與鑒别機制:
- 鑒别乳糖發酵菌與非發酵菌: 這是其最核心的功能。
- 乳糖發酵菌 (Lactose Fermenters, LF): 如大腸杆菌(Escherichia coli)、克雷伯菌屬(Klebsiella spp.)、腸杆菌屬(Enterobacter spp.)。這些細菌能發酵乳糖産酸,使培養基和菌落周圍變為粉紅色。産氣菌還會在培養基中或倒管(如果使用)内産生氣泡。
- 乳糖非發酵菌 (Lactose Non-Fermenters, LNF): 如沙門氏菌屬(Salmonella spp.)、志賀氏菌屬(Shigella spp.)、變形杆菌屬(Proteus spp.)、假單胞菌屬(Pseudomonas spp.)。這些細菌不能發酵乳糖,通常利用蛋白胨産堿,使培養基變為藍色或保持紫色(石蕊在堿性下變藍)。部分菌(如變形杆菌)在生長旺盛期也可能因分解含硫氨基酸産硫化氫而使培養基變黑。
- 初步鑒定腸道病原菌: 在臨床微生物學中,常作為糞便标本分離培養的初篩培養基之一,幫助區分可能的腸道病原菌(多為乳糖非發酵菌或遲緩發酵菌)與正常菌群(多為乳糖發酵菌)。
- 結果觀察:
- 觀察培養基顔色變化(粉紅/酸 vs 藍/堿 vs 紫/中性)。
- 觀察菌落顔色(菌落本身及周圍培養基顔色)。
- 觀察是否有氣泡産生(産氣)。
權威性參考來源:
- 《伯傑氏系統細菌學手冊》(Bergey's Manual of Systematic Bacteriology): 微生物分類鑒定的國際權威參考書,詳細描述了各種細菌的生理生化特性,包括對糖(如乳糖)的發酵能力,這些特性是乳糖石蕊培養基等鑒别培養基設計的基礎。
- 《臨床微生物學手冊》(Manua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 由美國微生物學會(ASM)出版,是臨床微生物檢驗領域的經典指南。其中包含對各種培養基(包括乳糖石蕊培養基等腸道鑒别培養基)的原理、制備、使用方法和結果解釋的标準化描述。
- 國家标準/行業标準: 各國或國際組織(如CLSI - 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發布的臨床微生物檢驗操作規程中,通常會規定用于糞便等标本分離鑒定的标準培養基,乳糖石蕊培養基或其改良版本(如中國藍薔薇酸培養基)常被提及。這些标準詳細規範了培養基的配方、質量控制和使用方法。
- 權威微生物學教材: 如《微生物學》(Prescott's Microbiology)、《醫學微生物學》(Medical Microbiology) 等經典教材,在介紹細菌生理生化試驗和鑒别培養基章節時,都會詳細闡述乳糖發酵試驗的原理和應用,乳糖石蕊培養基是其中的代表性實例。
乳糖石蕊培養基是一種通過添加特定碳源(乳糖)和pH指示劑(石蕊)來鑒别細菌是否具有發酵乳糖能力的微生物培養基。其顔色變化(粉紅/酸 vs 藍/堿)是判讀結果的關鍵依據,在腸道菌群鑒定和病原菌初篩中具有重要價值。
網絡擴展解釋
乳糖石蕊培養基是一種用于微生物培養的鑒别性培養基,其核心特點如下:
-
基本組成
- 乳糖:作為主要碳源,用于篩選能發酵乳糖的微生物(如大腸杆菌等腸道菌群)。
- 石蕊:作為pH指示劑,通過顔色變化(如紅→紫→藍)反映微生物代謝産酸或産堿的情況。
-
功能特性
- 可區分乳糖發酵菌與非發酵菌:發酵菌代謝乳糖産酸,使石蕊變紅;非發酵菌可能呈現其他顔色(如産堿菌使石蕊變藍)。
- 兼具液體與固體特性:石蕊在液态時更敏感,凝固後便于觀察菌落特征。
-
典型應用
- 常用于水質檢測、食品衛生檢驗中大腸菌群的初步鑒定。
- 在醫學微生物學中輔助鑒别腸道緻病菌與非緻病菌。
該培養基通過化學組分的設計,實現了對微生物代謝特性的可視化鑒别,是微生物學實驗中重要的診斷工具之一。具體配方可能因實驗需求調整,建議參考《伯傑氏細菌鑒定手冊》等權威資料獲取标準配制方法。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