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Prunus tomentosa Thunb.
fluff; fuzz; tomentum; undercoat; villus
【醫】 lana; trophonema; villi; villosity; villus; wool
cherry; oriental cherry
【醫】 fringe
絨毛櫻(Rōngmáo Yīng)是薔薇科櫻屬植物毛葉山櫻花(Prunus serrulata var. pubescens)的常見中文俗名,特指其幼枝、葉片背面密被絨毛的形态特征。以下是其詳細釋義及植物學特征:
指植物表面密生的柔軟短毛(tomentose),是毛葉山櫻花的關鍵識别特征,幼枝、葉柄及葉背中脈均被灰白色絨毛 。
泛指櫻屬(Prunus)觀賞花木,特指山櫻花(Prunus serrulata)的變種。
部位 | 特征描述 |
---|---|
枝幹 | 幼枝密被灰白色短絨毛,老枝絨毛漸脫落呈紫褐色 。 |
葉片 | 葉卵形至橢圓狀披針形,葉背沿脈腋有簇生毛,邊緣具尖銳鋸齒 。 |
花朵 | 傘形花序,花瓣白色或淡粉色,單瓣或半重瓣,花期4月 。 |
分布 | 中國(陝西、甘肅、四川、雲南等)、日本、朝鮮半島;常見于海拔1000-2500米山地 。 |
毛葉山櫻花變種條目:http://www.efloras.org/florataxon.aspx?flora_id=2&taxon_id=200010770
毛桜形态與分布:https://www.kahaku.go.jp/research/db/botany/sakura/index.html
中文術語 | 英文對應 | 拉丁學術語 |
---|---|---|
絨毛 | Tomentum | Tomentum |
脈腋簇毛 | Axillary tufts of hair | Pilosus in axillis |
傘形花序 | Umbellate inflorescence | Inflorescentia umbellata |
“絨毛櫻”并非一個标準植物學術語,但根據字面含義和搜索結果,可以拆解為“絨毛”與“櫻”兩部分進行解釋,并結合櫻花的相關特征進行綜合說明:
基本定義
指物體表面覆蓋的柔細短毛,形态多樣(如彎曲形、螺旋形等),具有減少熱量散失的保溫作用。
在植物學中的表現
常見于植物的花梗、葉片或果實表面。例如,櫻花的花梗上常密被短而柔順的絨毛。
植物特征
櫻花為落葉喬木,樹皮灰褐色,花多為白色或粉紅色,直徑約3-3.5厘米,核果紫紅色。其新葉對折生長,初期可能帶有絨毛。
分類與品種
全球約有150餘種野生櫻花,中國分布50多種。不同品種的櫻花在花形、葉形及絨毛分布上存在差異。
結合上述信息,“絨毛櫻”可能指以下兩種情況: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品種或形态細節,可參考植物圖鑒或專業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