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thermal incineration
ardent; caloric; craze; eager; fever; heat; hot; warm
【化】 heat
【醫】 calor; cauma; febris; fever; fievre; heat; hyperthermia; hyperthermy
phlegmasia; phlegmonosis; pyreto-; pyro-; therm-; thermo-
burn; flame; set on fire
【醫】 conflagration
熱焚燒(Thermal Incineration)指通過高溫氧化反應徹底分解有機廢物或污染物的技術過程。其核心原理是在可控高溫(通常為800°C–1200°C)和充足氧氣條件下,将有害物質轉化為二氧化碳、水蒸氣及灰燼等相對無害産物。該技術廣泛應用于危險廢物處理、醫療垃圾處置及工業廢氣淨化領域,需嚴格遵循停留時間、湍流度和溫度("3T原則")以确保污染物完全分解。
溫度範圍
典型操作溫度需超過850°C以破壞二噁英等持久性有機物,部分危險廢物處理要求達到1100°C以上。中國《危險廢物焚燒污染控制标準》(GB 18484)規定爐膛溫度≥1100℃。
破壞去除效率(DRE)
衡量焚燒效果的核心指标,計算公式為:
$$ text{DRE} = frac{W{text{in}} - W{text{out}}}{W{text{in}}} times 100% $$
其中 ( W{text{in}} ) 和 ( W_{text{out}} ) 分别代表污染物輸入與輸出量。國際标準要求DRE≥99.99% 對于特定有機污染物。
能量回收系統
現代焚燒廠常配備餘熱鍋爐,将焚燒熱能轉化為蒸汽用于發電或供熱,提升能源利用率(如歐盟垃圾焚燒廠能源效率可達80%)。
術語來源參考
- 環境工程術語定義依據《英漢環境工程詞典》(ISBN 978-7-122-15216-3)
- 技術标準引自中國生态環境部《危險廢物焚燒污染控制标準》(GB 18484-2020)
- 國際應用數據源自美國環境保護署(EPA)《Waste Incineration Guidelines》及歐盟《Industrial Emissions Directive》
“熱焚燒”是一個結合工業技術與環保處理的專業術語,其核心含義為通過高溫燃燒處理物質(如垃圾、廢棄物等),并同步回收餘熱進行再利用的過程。以下從定義、技術特點及應用場景三個方面詳細解釋:
“熱焚燒”與普通焚燒的區别在于系統性熱能利用,而非單純燃燒銷毀。例如,焚燒稭稈僅完成銷毀,而熱焚燒稭稈時需配套餘熱發電設備,實現能源轉化(對比與)。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