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chromosomal
染色體(chromosome)是細胞内攜帶遺傳信息的核酸-蛋白質複合結構,由DNA和組蛋白高度螺旋化形成。其英文術語"chromosome"源自希臘語"chroma"(顔色)和"soma"(體),因早期生物學實驗中易被堿性染料着色得名。
從分子生物學角度,染色體在細胞分裂時呈現棒狀形态,包含遺傳信息的基本單位——基因。人類體細胞包含23對(46條)染色體,其中22對為常染色體,1對為性染色體。
染色體的主要功能包括:
國際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聯盟(IUBMB)将染色體定義為"真核生物細胞分裂期間可見的獨立DNA分子實體"。該結構在發育生物學和醫學遺傳學領域具有核心研究價值,染色體數目或結構異常可導緻唐氏綜合征等遺傳性疾病。
染色體是存在于細胞核中的一種重要結構,主要承載遺傳信息。以下是詳細解釋:
染色體(Chromosome)一詞源自希臘語"chroma"(顔色)和"soma"(體),指在細胞分裂時能被特定染料着色的絲狀或棒狀結構。它由DNA和蛋白質組成,是遺傳物質的主要載體。
化學構成
形态特征
在細胞分裂中期呈現典型形态,包含:
遺傳信息存儲
通過DNA堿基序列編碼生物性狀,人類約2萬-2.5萬個基因分布在23對染色體上。
遺傳穩定性維持
通過有絲分裂确保子細胞獲得相同遺傳物質,通過減數分裂實現配子多樣性。
基因表達調控
染色體不同區域的折疊程度影響基因活性,如異染色質區基因通常沉默。
類型 | 說明 | 示例 |
---|---|---|
同源染色體 | 形态、基因序列相同的配對 | 人類體細胞中的23對 |
性染色體 | 決定性别 | X和Y染色體 |
常染色體 | 控制非性别特征 | 人類1-22號染色體 |
不同物種染色體數目差異顯著:
染色體研究是遺傳學、基因組學和疾病診斷的重要基礎,其動态變化貫穿細胞周期全過程。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