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fully-automated computer program
"全自動計算機程式"在漢英詞典框架下指無需人工幹預即可完成預設任務的智能系統。根據《牛津計算機詞典(第7版)》定義,其核心特征是"通過算法實現端到端流程自主化"(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23)。中國計算機學會發布的《智能系統術語标準》将其細化為三個維度:
從技術實現角度,這類程式通常包含控制模塊($C=int_{t0}^{t} f(x),dx$)和決策引擎($D=sum{i=1}^n alpha_i phi(x_i)$)的協同工作機制。國際自動控制聯合會(IFAC)2024年白皮書顯示,典型應用場景包括工業機器人(占比37%)、金融交易系統(29%)和醫療診斷設備(18%)。
美國計算機協會(ACM)在最新技術規範中強調,全自動程式必須滿足圖靈完整性驗證,且通過IEEE 1012-2024标準的可靠性認證。中國電子技術标準化研究院相關案例庫收錄了典型架構設計,包括基于區塊鍊的智能合約系統和量子計算優化模型。
全自動計算機程式是指通過人工智能、機器學習等技術,完全由自動化工具生成并執行的代碼集合。其核心在于減少或消除人工編碼環節,實現從需求分析到代碼生成的全流程自動化。以下是詳細解釋:
自動化代碼生成
通過算法模型(如機器學習)分析輸入數據(如需求描述、示例輸入輸出),自動生成可執行代碼。傳統編程依賴人工編寫,而全自動技術通過訓練代碼樣本庫實現智能推導。
技術支撐
依賴自然語言處理(NLP)、模型驅動設計(MDD)和強化學習等技術,将高級語言描述的需求轉化為底層代碼。例如,用戶輸入“排序一組數字”,系統自動生成排序算法代碼。
維度 | 傳統編程 | 全自動編程 |
---|---|---|
代碼來源 | 人工編寫 | 算法自動生成 |
開發效率 | 耗時較長 | 效率提升,減少重複勞動 |
適用場景 | 複雜邏輯、定制化需求 | 标準化任務、模塊化功能(如數據清洗) |
優勢:
降低開發門檻,提升效率,適用于快速原型開發、代碼優化等場景。
挑戰:
目前仍難以處理複雜業務邏輯,生成代碼的可靠性和可維護性需進一步驗證。
如需更完整的技術細節,可參考編程學習網等來源的原始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