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 annual total income
complete; entirely; full; whole
【醫】 pan-; pant-; panto-
age; annual; New Year; year
【計】 YR
【經】 yr
【經】 total income
中文定義:指企業或個人在完整會計年度(1月1日至12月31日)内,通過主營業務、投資活動及其他經營活動所獲得的全部收入總和,通常以貨币形式計量。該指标反映主體在一年中的整體收入規模,是財務分析的核心指标之一。
英文對應術語:
在財務語境中,其标準英文翻譯為"Annual Total Revenue",亦可表述為"Total Annual Income" 或"Gross Annual Revenue"。需注意區分:
財務報表列示
在利潤表(Income Statement)中,全年總收益額作為首項收入類指标呈現,是計算淨利潤的基礎。依據中國《企業會計準則第14號——收入》(CAS 14),收入确認需滿足“商品控制權轉移”或“服務實質性完成”等條件。
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企業會計準則》
國際財務報告準則(IFRS)對照
國際準則(IFRS 15)将收入定義為“主體在正常經營活動中産生的經濟利益總流入”,與中文“收益額”概念一緻。英文報表通常以"Revenue from Contracts with Customers" 作為核心科目。
來源: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IASB)《IFRS 15: Revenue from Contracts with Customers》
稅務申報口徑
中國《企業所得稅法》規定,企業應納稅所得額以“年度收入總額”為起點計算,包含銷售貨物收入、勞務收入等九大類。英文稅務文件中常用"Total Annual Taxable Revenue" 表述。
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
與“利潤”的區别:
收益額(Revenue)是總收入,未扣除成本費用;利潤(Profit)是收入扣除成本、稅費後的淨額。
公式:
$$ text{淨利潤} = text{全年總收益額} - text{總成本} - text{所得稅} $$
與“營業額”的關系:
在零售、服務業中,全年總收益額常等同于“年度營業額”(Annual Turnover),但後者在制造業可能僅指銷售收入,不包含其他收益。
權威參考來源:
全年總收益額是指某一主體(如企業、個人或集體經濟組織)在一定會計年度内通過經營活動、投資活動等獲得的全部收益總和。其具體含義和計算方式因應用場景不同有所差異,以下是綜合解釋:
廣義概念
指一年内所有收入總和,不扣除成本費用。例如:
狹義概念
指純收益,即總收入扣除相關成本費用後的淨額。例如:
經濟學基礎公式
總收益(TR)= 銷售價格(P) × 銷售數量(Q)。
$$text{TR} = P times Q$$
企業財務核算公式
投資領域公式
總收益 = 資本利得(資産增值) + 分紅/利息收入。
企業經營管理
用于評估年度盈利狀況,如通過總收入與總成本對比分析效率。
投資評估
衡量股票、基金等資産的綜合回報,包含價差收益和分紅收益。
農村集體經濟
需計算經營收益、補助收入等多來源,再扣除管理費用等支出。
口徑差異
需明确“總收益”是僅指總收入,還是扣除成本後的淨收益(如財報中的“淨利潤”)。
非財務因素
集體經濟組織可能包含政策性補助等非經營性收入,需單獨列示。
時間範圍
通常以自然年為單位,但部分行業或項目可能按財年計算。
如需更詳細案例或具體行業的計算細則,可參考來源網頁(如)。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