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ethylene periodide; periodo-ethylene
全碘乙烯(Periiodoethylene)是一種含碘有機化合物,其化學式為C₂I₄,系統命名為1,1,2,2-四碘乙烯。該化合物屬于鹵代烴類,由乙烯分子中的四個氫原子全部被碘原子取代形成。
化學結構與性質
其分子結構為平面型,兩個碳原子通過雙鍵連接,每個碳原子上分别結合兩個碘原子。全碘乙烯在常溫下為黃色晶體,熔點為171-173°C,沸點約320°C(分解)。由于碘原子較大的原子半徑和極化率,該化合物具有較高的分子間作用力,導緻其揮發性較低且穩定性較強。
應用領域
安全信息
接觸皮膚可能引起刺激性皮炎,高溫分解會釋放有毒碘蒸氣。實驗操作需在通風櫥中進行,存儲時應避光防潮。
參考資料:
全碘乙烯的化學含義需要根據命名規則和實際化合物性質進行解釋:
基本定義
全碘乙烯指乙烯(C₂H₄)分子中所有氫原子被碘原子取代的衍生物。根據取代程度不同,可能存在以下兩種理解:
相關注意
化學文獻中更常見的是碘乙烯(Vinyl iodide),而非全碘乙烯。全碘取代的乙烯在常規條件下難以穩定存在,可能僅在特定實驗條件下短暫生成。
應用與性質
碘乙烯作為有機合成中間體,可用于偶聯反應或引入碘官能團。其高密度(2.08 g/cm³)和低沸點(56°C)使其在儲存時需注意避光防分解。
建議在科研或工業場景中明确化合物的具體取代結構,避免術語混淆。如需進一步數據,可查閱有機鹵化物相關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