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 fully depreciated
entirety; full; the all and the one; whole
【醫】 hol-; holo-; pan-; pant-; panto-
【經】 aon; full-lot; in all; in total
depreciation
【化】 depreciation
【經】 depreciation
end; finish
在漢英詞典中,"全部折舊完畢"對應的标準英文表述為"fully depreciated",指固定資産在使用壽命結束時其賬面價值已歸零的會計狀态。根據國際會計準則第16號(IAS 16)定義,該狀态表明資産成本已通過系統折舊方法(如直線法或餘額遞減法)全部分攤至各會計期間。
美國注冊會計師協會(AICPA)指出,達到完全折舊狀态的資産仍可繼續使用,但不再計提後續折舊費用。此時資産負債表僅保留1美元的象征性價值,以保持資産存在記錄。英國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ACCA)強調,企業需要定期評估這類資産的剩餘使用價值,若實際殘值高于賬面價值,可能觸發資産重估程式。
中國財政部《企業會計準則第4號——固定資産》第二十一條明确規定,已提足折舊仍繼續使用的固定資産不再計提折舊,該條款與全球主要會計準則保持實質趨同。實務中常見于廠房設備、運輸工具等具有明确使用壽命的實物資産。
“全部折舊完畢”指固定資産在使用過程中,其賬面價值已通過折舊方式全部攤銷完畢,此時資産在會計上的淨值為零(或殘值)。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定義
折舊是固定資産因使用、損耗導緻價值逐漸減少的過程。當累計折舊金額等于資産原值減去殘值時,即為“全部折舊完畢”。例如,購買一台價值10萬元的設備,預計使用10年且無殘值,每年計提1萬元折舊,10年後累計折舊達10萬元,此時設備賬面價值歸零。
會計處理
實際意義
全部折舊完畢表明資産價值已完全分攤至成本費用中,是會計周期結束的标志,但需注意殘值的存在可能影響最終賬面淨值。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