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 interim position statements
【經】 interim
money; wealth
state; circumstance; condition; state of affairs; tone
【經】 condition
rota; surface; table; watch
【計】 T
【化】 epi-
【醫】 chart; meter; sheet; table
【經】 schedule
期中財務狀況表(Interim Financial Statements)是企業在會計年度中間時段(如季度末或半年度末)編制的、反映特定期間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的正式文件。其核心定義與作用如下:
屬于非年度報告,介于兩個完整會計年度之間的階段性財務總結,旨在提供及時的經營數據。依據中國《企業會計準則第32號——中期財務報告》(財政部制定),中期報告需遵循與年度報告一緻的會計政策。
解決年度報告信息滞後問題,幫助投資者動态評估企業風險與收益(證監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第二十條)。
為審計機構、稅務部門提供過程監管抓手,例如企業所得稅預繳申報需參考半年度利潤表數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一百二十八條)。
需包含三大核心報表(依據《企業會計準則第30號——財務報表列報》):
展示特定截止日期的資産、負債及所有者權益結構。
反映期間經營成果,需披露收入、成本、稅費及淨利潤。
記錄經營、投資及籌資活動的現金流入流出狀況。
必須遵循《企業會計準則第32號》規定的确認計量标準,例如收入确認需與年度報告采用相同原則。
需說明季節性收入分布、非經常性損益等可能影響報表解讀的特殊因素(證監會《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編報規則第13號》)。
區别于年度報告的全面審計,期中報告通常僅接受有限審閱(Limited Review),但其數據仍是企業信用評級、銀行授信的關鍵參考(中國人民銀行《金融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用戶管理規範》)。
“期中財狀況表”通常指企業在會計年度中期(如季度、半年度)編制的反映特定時期財務狀況的報表。以下是詳細解釋:
中期財務報告中的“財務狀況表”通常與以下報表共同構成:
“期中財狀況表”更準确的表述應為中期財務報告中的資産負債表,屬于企業定期披露的短期財務信息之一。如需完整内容,可參考會計準則或權威機構(如正保會計網校)發布的指南。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