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barometric leg
atmospheric pressure
【醫】 air pressure; air-pressure; barometric pressure; gaseous tension
column; columniation; cylinder; pillar; post
【化】 column
【醫】 beam; column; columna; columnae; Pila; pilae; pillar; pivot; post; rod
trabecula; trabeculae
氣壓柱(Barometric Column)在漢英詞典中通常被定義為“利用液柱高度測量大氣壓力的垂直管狀裝置”,其英文對應術語為“barometric column”或“air pressure column”。該裝置基于托裡拆利實驗原理,通過密封管中液體(如水銀)因大氣壓力作用形成的高度差來量化氣壓值,單位為毫米汞柱(mmHg)或百帕(hPa)。
在氣象學中,氣壓柱是水銀氣壓計的核心組件。例如,标準大氣壓(1 atm)對應760 mmHg,這一數值被國際計量組織列為基準參考值。現代數字氣壓計雖已逐步替代傳統液柱式設備,但氣壓柱仍作為校準标準應用于科研與氣象觀測領域。
曆史上,意大利物理學家埃萬傑利斯塔·托裡拆利(Evangelista Torricelli)于1643年首次通過水銀柱實驗證實大氣壓的存在,該成果被收錄于《自然科學史》及《牛津物理學詞典》。當前世界氣象組織(WMO)仍建議将水銀氣壓柱作為地面氣象站的基礎校驗設備。
氣壓柱是指與氣壓作用相關的柱狀結構或現象,常見于物理實驗或工業設備中。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理解:
當内外存在氣壓差時,外部氣壓高于内部時,液體會被壓入柱狀容器形成液柱,這種現象稱為氣壓柱。例如,通過氣壓差将水壓入玻璃管形成水柱,其高度與氣壓差直接相關。這種原理與大氣壓的垂直空氣柱概念類似(氣壓本質是單位面積上垂直空氣柱的重量)。
在冷凝器等裝置中,氣壓柱(barometric leg)是一種關鍵部件。例如氣壓柱冷凝器(barometric leg condenser),通過垂直長管中的水柱重力平衡系統内外壓力差,确保蒸汽冷凝過程的穩定運行。
如需進一步了解氣壓柱冷凝器的具體結構,可參考工程類文獻或專業設備手冊。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