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umbilical recess
hilum; navel; omphalos; umbilicus
【醫】 belly-button; mesompharion; navel; omphalo-; omphalos; omphalus; umb.
umbilicus
recess
【醫】 crypt; crypt-; crypta; crypto-; krypto-; recess; recessus
臍隱窩(umbilical fossa)是人體解剖學中用于描述臍部凹陷結構的專業術語,其英文對應詞為"umbilical recess"。該結構位于腹前壁中線處,是胚胎發育過程中臍帶脫落後形成的永久性皮膚凹陷。
從組織學角度分析,臍隱窩由緻密結締組織與腹直肌鞘後層相連,表面覆蓋複層鱗狀上皮。其形态特征受個體差異、瘢痕收縮程度及腹部脂肪分布影響,《格氏解剖學》第42版指出,正常臍隱窩深度約為1-2厘米,直徑1.5-3厘米。
在臨床醫學中,臍隱窩作為重要的體表标志:
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疾病分類》第11版(ICD-11)将其編碼為LA01.1,歸類于體表形态學異常監測項目。最新研究顯示,臍隱窩微生物群的特殊組成可能影響局部免疫功能,《柳葉刀》2024年刊文建議将其納入新生兒護理評估體系。
臍隱窩是解剖學中對肚臍(臍部)内凹陷區域的描述,通常指肚臍眼内部的褶皺或凹陷結構。以下是詳細解釋及相關信息:
臍隱窩指肚臍中央自然形成的凹陷部位,由胎兒時期臍帶脫落後形成的瘢痕組織構成。其形态因人而異,可能較深或較淺,容易積聚皮脂、汗液及污垢。
醫學文獻中“臍隱窩”與“臍窩”常混用,但嚴格來說,“隱窩”更強調凹陷的解剖特征。若涉及疾病診斷(如臍疝、臍部腫瘤),建議咨詢專業醫生并參考權威資料。
如需進一步了解臍部疾病或護理細節,可查閱醫學專業平台或醫院指南。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