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氣性壞疽感染英文解釋翻譯、氣性壞疽感染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醫】 gas gangrene infection

分詞翻譯:

氣的英語翻譯:

gas
【醫】 aer-; aero-; air; atmo-; physo-; pneuma; pneuma-; pneumato-; pneumo-

壞疽的英語翻譯:

gangrene; mortification; necrosis
【醫】 gangrene; gangrenosis; mortification; thanatosis

感染的英語翻譯:

affect; catch; communicate; contract; infect; taint
【醫】 contract; infect; infection; infest; infestation; inquination

專業解析

氣性壞疽感染(Gas Gangrene Infection)是一種由産氣莢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等厭氧菌引發的急性壞死性軟組織感染。該疾病在漢英醫學詞典中對應"gas gangrene",其核心特征為肌肉組織快速壞死、氣體生成及全身毒性反應。

一、病理機制 氣性壞疽的病原體通過傷口入侵人體後,細菌産生的α毒素(卵磷脂酶)會破壞細胞膜,導緻細胞溶解和微循環障礙。同時細菌發酵肌肉組織中的糖原産生氫氣、二氧化碳等氣體,形成皮下撚發音特征。這一病理過程在《牛津醫學詞典》中被描述為"快速進展的肌壞死伴氣體形成"。

二、臨床表現 典型症狀包括:

  1. 創口劇烈疼痛與異常腫脹(24小時内進展)
  2. 皮膚青銅色改變伴血性水疱
  3. 傷口滲出物呈腐肉樣惡臭
  4. 全身中毒症狀:高熱(39-40℃)、心動過速、意識障礙

三、診斷标準 根據美國CDC《細菌性皮膚感染診療指南》,确診需滿足:

  1. 組織病理學檢查發現肌纖維壞死
  2. 創面分泌物培養出産氣莢膜梭菌
  3. 影像學顯示軟組織内氣體影

四、治療原則

  1. 緊急清創術:徹底切除壞死組織(範圍需超出感染邊緣3-5cm)
  2. 高壓氧治療:2.8ATA壓力下每日90分鐘,連續3-5日
  3. 抗生素聯用:青黴素G(400萬單位/q4h)聯合克林黴素(900mg/q8h)
  4. 多價抗毒素血清注射:30000-50000單位靜脈滴注

五、預防措施 世界衛生組織《創傷處理指南》建議:

  1. 戰傷/污染傷口6小時内徹底清創
  2. 延遲縫合開放性骨折創口
  3. 高危人群預防性使用抗生素

該疾病死亡率高達20-25%,及時識别和治療對預後至關重要。臨床工作中需嚴格遵守無菌操作規範,特别是處理深部穿刺傷或碾壓傷時。

網絡擴展解釋

氣性壞疽感染是一種由梭狀芽胞杆菌(以産氣莢膜梭菌為主)引起的急性、嚴重特異性感染疾病,屬于創傷後最危險的并發症之一。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關鍵信息分析:


定義與病原體

氣性壞疽是由厭氧性梭狀芽胞杆菌(如産氣莢膜梭菌、水腫杆菌等)引發的肌肉壞死或肌炎,常見于嚴重開放性創傷、深部組織損傷或手術傷口。這類細菌廣泛存在于土壤、人畜糞便中,需在缺氧環境(如血管損傷、擠壓傷、止血帶使用過久等)中繁殖緻病。


病理機制

  1. 毒素與酶的作用
    細菌釋放外毒素和酶,分解組織中的糖類和蛋白質,産生大量氣體(如硫化氫、二氧化碳),導緻組織腫脹、壞死,并壓迫血管形成惡性循環。
  2. 組織破壞
    肌肉組織快速液化壞死,顔色呈紫紅或灰土色,伴隨惡臭滲出液及皮下撚發音(氣泡感)。

臨床表現


治療與預後

  1. 緊急清創:徹底切除壞死組織,必要時截肢;術後用雙氧水或高錳酸鉀沖洗傷口。
  2. 抗生素與支持治療:大劑量青黴素聯合克林黴素,輔以高壓氧療抑制細菌毒素。
  3. 預後:死亡率達20%-50%,及時治療可降低截肢風險。

防控要點


如需更全面的診療流程或案例,可參考來源網頁。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