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仙堿英文解釋翻譯、秋水仙堿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化】 colchicin; colchicine
分詞翻譯:
秋的英語翻譯:
autumn; harvest time; year
水仙的英語翻譯:
asphodel; narcissus
【醫】 Narcissus tazetta L.var sinensis Roem.
堿的英語翻譯:
alkali; soda
【化】 alkali; base
專業解析
秋水仙堿(Colchicine)是一種從百合科植物秋水仙(Colchicum autumnale)中提取的生物堿類化合物,其英文名稱為Colchicine,國際通用化學名為N-[(7S)-1,2,3,10-tetramethoxy-9-oxo-5,6,7,9-tetrahydrobenzo[a]heptalen-7-yl] acetamide。該物質屬于微管蛋白抑制劑類藥物,主要通過幹擾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的微管聚合作用發揮藥理效應。
核心特性與作用機制
- 化學結構:秋水仙堿的分子式為C₂₂H₂₅NO₆,分子量為399.43 g/mol,晶體結構為三斜晶系(來源:PubChem化合物數據庫)。
- 藥理學應用:
- 抗炎作用:通過抑制中性粒細胞遷移和炎性因子釋放,用于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的治療(參考:美國風濕病學會指南)。
- 抗纖維化:臨床研究顯示其對家族性地中海熱相關澱粉樣變性有預防效果(來源:新英格蘭醫學期刊)。
- 毒性特征:治療劑量與中毒劑量接近,過量可導緻胃腸道出血、多器官衰竭等嚴重反應(依據:世界衛生組織藥物警戒報告)。
曆史與研發
最早記載于公元1世紀希臘醫生迪奧斯科裡德斯的《藥物論》,現代提純工藝由法國化學家Pelletier與Caventou于1820年完成(來源:英國皇家化學會曆史檔案)。目前被列入世界衛生組織基本藥物标準清單(2023版)。
質量标準
根據《中國藥典》2020年版規定,秋水仙堿原料藥含量不得低于98.0%,相關檢測需符合HPLC指紋圖譜要求(參考:國家藥典委員會公告)。
網絡擴展解釋
秋水仙堿是一種生物堿,最初從百合科植物秋水仙中提取,因此得名。以下是其核心信息的綜合分析:
1.來源與性質
- 植物來源:萃取自秋水仙的種子和球莖,呈黃色針狀結晶或白色/淡黃色粉末。
- 化學特性:易溶于水、乙醇和氯仿,味苦,熔點為148-157℃。
- 毒性:本身毒性較小,但代謝産物二秋水仙堿具有極強毒性,可導緻消化道刺激、骨髓抑制,甚至呼吸麻痹死亡。
2.作用機制
- 抗炎作用:抑制中性粒細胞趨化和炎症因子(如前列腺素、白三烯)釋放,減輕痛風關節紅腫熱痛。
- 細胞分裂抑制:通過破壞微管蛋白,阻止有絲分裂紡錘體形成,使染色體停滞于中期(此特性用于植物多倍體育種)。
3.臨床應用
- 痛風治療:
作為急性痛風發作的一線藥物,可快速緩解症狀,但治療劑量與中毒劑量接近(0.5-0.8 mg/kg可能中毒,>0.8 mg/kg緻命)。
長期使用可能産生耐藥性,且常見腹瀉等副作用,需嚴格遵醫囑。
- 其他用途:
擴展至家族性地中海熱、心血管疾病、抗纖維化等領域,體現“老藥新用”潛力。
4.注意事項
- 禁忌人群:孕婦、哺乳期婦女及過敏者禁用。
- 副作用管理:可能出現胃腸道反應(如惡心、嘔吐)、骨髓抑制,需監測血常規。
- 飲食建議:治療期間避免高嘌呤食物,以防尿酸升高加重病情。
秋水仙堿是兼具療效與毒性的雙刃劍藥物,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其核心價值在于抗炎及細胞分裂抑制特性,但安全性問題要求嚴格劑量控制。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