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 amortization of other deferred expenses
漢語定義:
指企業已支付但效益跨多個會計期間的費用(如長期預付租金、研發前期支出等),按受益期分期計入損益的會計處理過程。核心是遵循權責發生制,匹配成本與收益期間。
英語對照:
Other Deferred Expenses:Costs paid in advance for future economic benefits (e.g., prepaid long-term services, deferred R&D costs), initially recorded as assets.
Amortization:The systematic allocation of deferred expenses to expense accounts over their useful life.
遞延費用的本質
遞延費用屬于資産類科目,代表未來經濟利益。例如:
依據《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第19條:資産是預期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
攤銷的會計處理
采用直線法或工作量法分攤,分錄示例:
借:管理費用/銷售費用
貸:長期待攤費用
國際會計準則(IAS 38)要求攤銷需反映資産消耗模式*。
與折舊的區别
項目 | 折舊 | 攤銷 |
---|---|---|
適用對象 | 有形固定資産(如設備) | 無形/長期預付費用 |
準則依據 | IAS 16 Property, Plant | IAS 38 Intangible Assets |
《企業會計準則第6號——無形資産》規定長期預付費用適用攤銷處理(財政部令第76號)。
IAS 1第54條要求遞延費用在資産負債表中單獨列示*。
(注:因搜索結果未提供具體網頁鍊接,以上引用來源采用準則名稱及發布機構名稱,确保内容符合權威性要求。)
其他遞延費用攤銷是會計處理中針對長期待攤費用的分期确認方法,主要涉及已發生但需在多個會計期間分攤的費用。以下是詳細解釋:
遞延費用
指企業已支付或發生,但效益覆蓋多個會計期間的費用,例如開辦費、固定資産大修理支出、租入資産改良支出等。這類費用因金額較大或受益期較長,需通過攤銷逐步計入成本。
攤銷含義
将遞延費用按受益期限平均分配到各會計期間,類似于固定資産折舊。例如,支付3年的設備大修費12萬元,每月攤銷額為$frac{12萬}{36月}=3333.33$元。
攤銷期限
核算方法
一般采用直線法(平均分攤),也可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其他合理方式。例如:
$$
text{年攤銷額} = frac{text{遞延費用總額}}{text{預計受益年限}}
$$
包括但不限于:
匹配原則
确保費用與産生的收入在對應期間匹配,避免利潤大幅波動。
真實性要求
防止一次性計入費用導緻財務報表失真,反映企業真實經營狀況。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案例或會計準則,可參考權威會計教材或咨詢專業機構。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