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pour plate
pour into; pump; shower; teem; torrent
【醫】 plate
在微生物學實驗操作中,"傾注平皿"(pour plate method)指将熔化的瓊脂培養基以特定角度緩慢倒入無菌培養皿,待其凝固形成均勻培養基層的标準化操作流程。該技術由德國細菌學家Robert Koch于1881年改進完善,現已成為微生物分離培養的基準方法。
根據《微生物學實驗技術》(高等教育出版社,第3版)的規範要求,操作包含三個關鍵步驟:① 将滅菌培養基冷卻至45-50℃;② 打開培養皿蓋呈30°角傾斜;③ 沿皿壁勻速注入10-15mL培養基。這種傾斜角度既可減少雜菌污染風險,又能确保培養基均勻分布。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實驗室手冊特别指出,傾注溫度控制直接影響實驗結果。若培養基溫度超過55℃,可能損傷熱敏感微生物;低于45℃則會導緻提前凝固形成凝塊。臨床微生物實驗室普遍采用水浴恒溫裝置進行精準控溫。
該方法在環境微生物檢測中具有獨特優勢。世界衛生組織(WHO)飲用水檢測指南推薦使用傾注平皿法進行菌落總數測定,其标準化操作可确保不同實驗室間的數據可比性。通過培養基的逐層凝固,能有效分離需氧菌與兼性厭氧菌。
根據您的查詢,“傾注平皿”這一組合在常規漢語詞彙中并不存在。可能為“傾注”與“平皿”的誤拼或特定領域術語的組合。以下是分解釋義及可能的關聯分析:
液體傾倒(物理意義)
精力/情感的集中(抽象意義)
若“傾注平皿”出現在實驗操作中,可能指将液體培養基傾倒入培養皿的動作,例如微生物學中的“傾注培養法”。
示例步驟:
如需進一步解析,請提供更多上下文。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