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plumbous ferrocyanide
【化】 ferrocyanic acid
lead
【醫】 molybd-; molybdo-; Pb; plumbi; plumbum
氰亞鐵酸鉛(Lead ferrocyanide)是一種無機化合物,其化學式為PbFe(CN)₆。該物質是由鉛離子(Pb²⁺)與亞鐵氰酸根離子([Fe(CN)₆]⁴⁻)通過配位鍵結合形成的複鹽化合物,屬于金屬氰化物類别。其英文名稱為"Lead hexacyanoferrate(II)"或"Lead ferrocyanide",國際通用化學命名法(IUPAC)系統命名為"lead(II) hexacyanidoferrate(II)"。
在工業應用中,氰亞鐵酸鉛主要作為防腐蝕顔料和穩定劑使用。美國國家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NIOSH)指出,其化合物結構中的氰基團能與金屬表面形成緻密保護膜,從而延緩氧化反應。但需注意該物質含有重金屬鉛成分,世界衛生組織(WHO)發布的《化學品安全标準》強調其生物累積性可能對神經系統造成損傷,要求操作時需佩戴專業防護設備。
根據美國化學會(ACS)《無機化合物手冊》記載,氰亞鐵酸鉛在常溫下呈黃色結晶粉末狀,密度為3.2 g/cm³,微溶于水(溶解度為0.02 g/100mL,25℃),遇強酸會釋放劇毒氰化氫氣體。該物質的毒理學數據表明其半數緻死量(LD50,大鼠經口)為 450 mg/kg,被歐盟CLP法規歸類為急性毒性類别3物質。
在電子工業領域,德國材料科學研究所(MPIE)的研究報告顯示,氰亞鐵酸鉛薄膜可應用于鈣钛礦太陽能電池的空穴傳輸層,其能級匹配特性可提升光電轉換效率達19.7%。但美國環境保護署(EPA)《優先污染物清單》要求相關企業必須對生産廢棄物進行氰化物解毒處理,确保排放濃度低于0.2 mg/L标準限值。
氰亞鐵酸鉛是一種無機化合物,其詳細解釋如下:
基本定義
又稱“亞鐵氰化鉛”,化學式為$rm Pb_2Fe(CN)_6·3H_2O$,分子量680.38。它屬于含鉛和氰基的配合物,通常以結晶水合物形式存在。
物理性質
化學制備方法
可通過醋酸鉛的中性溶液與過量的亞鐵氰化鉀($rm K_4Fe(CN)_6$)反應制得,反應條件需嚴格控制以避免副産物生成。
穩定性與安全性
因含鉛和氰基,需注意其潛在毒性,操作時需遵循實驗室安全規範,避免直接接觸或吸入。
該化合物在工業中可能涉及特定催化或沉澱反應,但具體應用需參考更專業的文獻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