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銷英文解釋翻譯、傾銷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dump; dumping; unload
【電】 dump
分詞翻譯:
傾的英語翻譯:
bend; careen; collapse; do one's best; empty; incline; lean
銷的英語翻譯:
annul; cancel; expend; forelock; melt; pin; sell; spend
【機】 cotter; pin
專業解析
傾銷(Dumping)在國際貿易中是一個具有特定法律和經濟含義的術語,其核心含義可概括為:一國出口商以低于其在本國市場或第三國市場的正常價值(Normal Value),或低于生産成本的價格,向另一國大量銷售商品的行為。這種行為通常被視為不公平貿易做法,因其可能對進口國的相關産業造成實質性損害或損害威脅。
從漢英詞典及專業角度解析,其詳細含義包含以下關鍵點:
-
法律定義與構成要件
根據世界貿易組織(WTO)《反傾銷協議》第2.1條,傾銷的成立需滿足兩個核心條件:
- 價格歧視:出口價格(Export Price)低于同類産品在出口國國内市場的正常價值(如無内銷,則參考第三國價格或推定成本);
- 損害關聯:該傾銷行為對進口國産業造成實質性損害(Material Injury)或實質阻礙産業建立。
(來源:WTO《反傾銷協議》)
-
核心特征
- 低價策略:傾銷的本質是人為壓低價格,可能通過政府補貼、壟斷定價或成本轉嫁實現;
- 市場意圖:旨在快速搶占進口國市場份額、排擠競争對手或消化過剩産能;
- 短期性與策略性:通常為階段性行為,待壟斷市場後可能提價。
-
目的與後果
- 企業目的:消化庫存、擴大市場份額、打擊競争對手;
- 經濟影響:扭曲市場公平競争,導緻進口國相關産業利潤下滑、減産甚至倒閉(如中國光伏産品在歐美被訴傾銷案例);
- 反制措施:進口國可征收反傾銷稅(Anti-Dumping Duty),稅額為傾銷幅度(Margin of Dumping)與損害幅度的加權值。
-
與相似概念的區别
- 區别于一般低價促銷:傾銷需滿足跨國性、持續性低價及産業損害三要素,而清倉甩賣等屬短期商業行為;
- 區别于補貼:傾銷是企業自主定價行為,補貼則涉及政府財政支持(兩者可并存)。
典型案例佐證
- 中國鋼鐵行業:2016年歐盟對中國冷軋鋼闆征收最高22%反傾銷稅,認定其以低于成本價銷售(來源:歐盟委員會公告 No. 2016/1036);
- 美國訴中國鋁箔傾銷案:2018年美國商務部裁定中國鋁箔存在48.64%-106.09%的傾銷幅度(來源:美國聯邦公報 83 FR 9286)。
權威參考來源
- WTO《反傾銷協議》(Agreement on Implementation of Article VI of GATT 1994)
- 中國《反傾銷條例》(國務院令第328號)第三條
- OECD Glossary: "Dumping"
- 歐盟委員會貿易防禦指南(DG Trade Defense Guidelines)
網絡擴展解釋
傾銷是指一國(地區)的生産商或出口商以低于其正常價值的價格将産品出口到另一國家(地區)市場的行為,目的是争奪市場份額或排擠競争對手。以下是詳細解釋:
-
定義與核心特征
傾銷的本質是人為低價銷售,通常表現為兩種形式:
- 出口價格低于産品在本國市場的正常銷售價格;
- 出口價格低于生産成本(如、所述)。
這種行為具有不公平競争性,可能對進口國的相關産業造成實質性損害或威脅()。
-
正常價值的判定
傾銷是否成立的關鍵在于“正常價值”的認定:
- 市場經濟國家:以出口國國内銷售價、向第三方的出口價或生産成本加合理利潤為依據(、)。
- 非市場經濟國家:采用“替代國價格”,即選擇類似經濟發展水平國家的同類産品價格作為參考(、)。
-
目的與後果
傾銷的動機包括搶占市場、消化過剩産能或建立壟斷地位。短期低價銷售後,企業可能擡高價格以獲取壟斷利潤(、)。這種行為會擾亂進口國市場秩序,甚至導緻本土企業破産(、)。
-
法律依據與反傾銷措施
根據WTO《關貿總協定》第6條及各國反傾銷法規(如中國《反傾銷條例》),若傾銷行為被确認,進口國可征收反傾銷稅以抵消損害(、)。調查通常由商務部或類似機構負責(、)。
傾銷是一種國際貿易中的不正當競争手段,其核心是價格歧視策略。各國通過反傾銷立法和WTO規則對其進行約束,以維護公平貿易環境。如需完整法律條款或案例,可參考、等來源。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