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hydroferricyanate
【化】 ferricyanic acid; hydroferricyanic acid
sal; salt
【醫】 halo-; sal; salt
氰鐵酸鹽(Cyanferrate)是鐵元素與氰根離子(CN⁻)結合形成的配位化合物,其英文對應詞為"ferricyanide"或"ferrocyanide",具體取決于鐵的氧化态。該術語在無機化學領域特指含有[Fe(CN)₆]³⁻(鐵氰根)或[Fe(CN)₆]⁴⁻(亞鐵氰根)配位離子的鹽類化合物。
根據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命名規則,鐵氰化物的标準結構式為: $$ K_3[Fe(CN)_6] $$ 其中鐵為+3價氧化态(美國化學會出版物。而亞鐵氰化物的典型代表是普魯士藍,化學式為: $$ Fe_4[Fe(CN)_6]_3 $$ 這類化合物在工業中主要用作顔料、金屬表面處理劑和冶金助劑(《無機化合物合成手冊》。
氰鐵酸鹽的穩定性源自氰根與鐵離子的強配位作用,其水溶液在光照下會緩慢分解産生氰化氫,因此操作時需遵循實驗室安全規程(PubChem化合物數據庫。現代分析化學中,鐵氰化鉀(K₃[Fe(CN)₆])常作為氧化指示劑應用于滴定實驗(《分析化學原理》。
注: ACS Publications; 化學工業出版社; NCBI PubChem; 高等教育出版社
氰鐵酸鹽的詳細解釋如下:
氰鐵酸鹽是鐵氰酸($text{H₃[Fe(CN)₆]}$)的鹽類,由三價鐵離子(Fe³⁺)與氰根(CN⁻)形成的配位化合物,化學通式為$text{M₃[Fe(CN)₆]}$(M為金屬陽離子)。其形成通常與氰亞鐵酸鹽(如黃血鹽)的氧化過程相關。
氰鐵酸鹽本身毒性較低,但遇酸會釋放劇毒的氰化氫氣體,需避免與強酸接觸。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化合物的合成或應用,可參考化學手冊或專業數據庫。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