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adolescence; adolescent age; adolescent period
青年期(Youth Period)在漢英詞典中通常定義為人類從青春期結束到完全成熟之間的發展階段,英語對應為"adolescence"或"young adulthood"。該術語包含三個核心維度:
生理界定
中國國家統計局将青年期劃定為15-34周歲,而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生理成熟标準為20-40周歲。
心理發展特征
根據《心理學大辭典》漢英對照版,該階段包含自我認同形成(ego identity)、認知能力完善(cognitive development)及社會角色定位(social role transition)三大核心任務。
法律與社會屬性
《元照英美法詞典》漢英版指出,中國《民法典》将18周歲作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節點,而英美法系國家普遍以21周歲為成年基準。
跨文化差異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報告顯示,德語"Jugendalter"特指14-21歲,日語「青年期」則包含15-30歲的廣義範疇,反映不同文明對"youth"的多元诠釋。
該術語的權威解釋可參考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漢英綜合大辭典》第5版"青年期"詞條,其收錄了包括社會年齡(social age)、法定年齡(legal age)和心理年齡(mental age)的三重判定體系。
青年期是人生中從青春期到身心成熟的重要過渡階段,其定義和年齡範圍因文化、學科和政策背景不同而存在差異。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詳細解釋:
青年期是兒童向成人過渡的時期,包含生理成熟、心理發展及社會角色轉變。主要特征包括:
不同标準對青年期的界定存在顯著差異:
此階段個體常面臨身心發展不平衡導緻的緊張感,需應對學業、職業、人際關系等多重壓力,同時也是培養獨立性、形成穩定人格的關鍵時期。
如需更完整的年齡劃分标準或各國政策細節,可參考《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及世界衛生組織相關文件。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