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outh Day
青年節(Youth Day)是中國及國際社會為弘揚青年精神、鼓勵社會參與而設立的重要紀念日。從漢英詞典角度解析,其核心含義可概括為以下三方面:
定義與翻譯
青年節對應英文“Youth Day”,指專為青年群體設立的節日,強調對青年曆史貢獻的紀念及未來責任的激勵。在中國語境下,該詞特指“五四青年節”(May Fourth Youth Day),源于1919年五四運動,現定為每年5月4日(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官網)。
曆史背景與文化内涵
五四青年節紀念1919年由青年學生發起的反帝愛國運動,這一事件被視為中國近代思想啟蒙與社會變革的轉折點。節日承載“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精神,鼓勵青年繼承傳統、投身國家建設(來源:中國共青團中央委員會官網)。
國際視角與當代實踐
全球範圍内,聯合國将8月12日定為“國際青年日”(International Youth Day),倡導青年參與可持續發展(來源: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官網)。中國青年節活動常包含志願服務、學術研讨及創新創業項目,體現傳統精神與現代價值觀的結合(來源:教育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網)。
青年節,即“五四青年節”,是中國的法定節日,其含義和意義可綜合以下要點解釋:
青年節源于1919年五四運動,這是一場以青年學生為主力、廣大群衆參與的反帝反封建愛國運動。運動起因于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失敗,青年學生通過遊行、罷工等方式抗議,最終推動中國代表拒絕籤署《凡爾賽和約》。該事件标志着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五四精神的核心是“愛國、進步、民主、科學”,強調青年應積極投身國家建設,繼承革命傳統。
青年節期間,各地會組織紀念活動、社會實踐和思想教育,鼓勵青年踐行五四精神,助力民族複興。
如需更詳細的曆史事件或活動案例,可參考來源網頁(如、10、11)。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