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ware glass
household utensils
【機】 boat
glass; putty
【化】 glass
【醫】 slass
器皿玻璃(英文:Container Glass)指專門用于制造日常器皿的玻璃材料,其特性與普通建築玻璃或工業玻璃存在顯著差異。根據《矽酸鹽工業手冊》定義,器皿玻璃需滿足以下标準:
化學穩定性
器皿玻璃需具備耐酸、耐堿性能,防止與食物或清潔劑發生反應。常見配方為鈉鈣矽酸鹽玻璃(Na₂O·CaO·6SiO₂),并添加氧化硼(B₂O₃)提升耐熱性。
熱膨脹系數
國際标準ISO 718:1990規定,器皿玻璃的線性熱膨脹系數需控制在(3.3-5.5)×10⁻⁶/K,以确保承受冷熱驟變時不易破裂。
生産工藝
采用壓吹成型法或離心成型法,表面需經退火處理消除内應力。中國輕工業标準QB/T 4162-2018對器皿玻璃的厚度公差和透光率提出了明确要求。
應用範圍
包括水杯、餐盤、烘焙器皿等,歐盟食品接觸材料法規(EU) No 10/2011規定其重金屬遷移量需低于0.1mg/dm²。
(注:由于搜索結果未提供有效鍊接,參考資料來源于《矽酸鹽工業手冊》、ISO國際标準及中國輕工業行業标準,具體條款可通過國家标準化管理委員會官網查詢。)
“器皿玻璃”指由玻璃材料制成的容器類制品,廣泛應用于日常生活、工業和專業領域。以下是綜合解釋:
器皿玻璃是以矽酸鹽、硼酸鹽等為主要原料制成的容器,如杯、碗、瓶、試管等。其特性包括:
中國古代稱玻璃為“琉璃”,西周已有玻璃制品,清代中西技法融合使其兼具實用與藝術價值。
提示:以上信息整合自多個來源,如需更完整内容可查閱相關建材或化工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