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酶英文解釋翻譯、漆酶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化】 laccase
【醫】 laccase
分詞翻譯:
漆的英語翻譯:
lacquer; paint
【化】 lacquer
酶的英語翻譯:
enzyme
【化】 enzyme; zyme
【醫】 ascus ase; biocatalyst; enzyme; ferment; zymase; zyme; zymin; zymo-
專業解析
漆酶(Laccase)是一類含銅的多酚氧化酶,廣泛存在于真菌、植物和部分細菌中。其英文對應詞為"Laccase",國際酶學委員會編號EC 1.10.3.2。該酶能催化酚類和非酚類化合物的氧化反應,同時将分子氧還原為水,這一特性使其成為綠色生物催化領域的重要工具。
從生物化學角度看,漆酶通過四個銅離子(I型、II型和兩個III型)組成的活性中心傳遞電子。這種獨特的結構使其在木質素降解過程中起關鍵作用,白腐真菌分泌的漆酶可分解木質素中的芳香環結構。
工業應用方面,漆酶已被用于:
- 造紙工業的生物漂白(替代氯基漂白劑)
- 紡織染料的脫色處理
- 食品加工中的酚類物質去除
- 生物傳感器構建(檢測環境污染物)
在環境修複領域,漆酶能有效降解内分泌幹擾物雙酚A、藥物殘留物等頑固污染物,美國化學會《環境科學與技術》期刊記載其降解效率可達90%以上。醫學研究中,漆酶與帕金森病相關的神經黑色素形成機制存在關聯,相關成果發表于《自然》子刊。
權威文獻來源包括:
- 中國生物技術信息網《酶工程手冊》
- 美國國家生物技術信息中心(NCBI)酶數據庫
- 英國皇家化學學會《綠色化學》專論
-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年報
- 美國環境保護署(EPA)生物修複技術白皮書
網絡擴展解釋
漆酶(Laccase,EC 1.10.3.2)是一種含銅的多酚氧化酶,屬于藍色多銅氧化酶家族。以下從多個角度對其詳細解釋:
1.定義與發現
漆酶最早由日本學者Yoshida于1883年在漆樹(Rhus vernicifera)的汁液中發現,因其催化天然漆氧化硬化而得名。後續研究發現,漆酶廣泛存在于真菌、細菌、植物甚至昆蟲中。
2.來源與分類
- 植物漆酶:最早發現于漆樹,也存在于其他植物中。
- 微生物漆酶:分為真菌漆酶(如白腐真菌分泌)和細菌漆酶。真菌漆酶多分泌于細胞外,研究最廣泛。
- 動物漆酶:少數昆蟲和甲殼類動物中也存在。
3.結構與性質
- 分子結構:由500-550個氨基酸組成的單體糖蛋白,含糖量10%-45%,分子量約5×10⁴-1×10⁵。其三維結構包含3個cupredoxin-like結構域,形成銅離子結合位點。
- 銅離子組成:每個酶分子含4個銅原子,分為T1、T2、T3三種類型,參與電子傳遞和氧化反應。
4.催化機理
漆酶以分子氧為最終電子受體,催化酚類、芳香胺等底物氧化,反應唯一副産物為水,具有環保特性。其催化過程可簡化為:
$$
text{底物} + O_2 xrightarrow{text{漆酶}} text{氧化産物} + H_2O
$$
5.應用領域
- 環保:降解工業廢水中的酚類污染物、染料脫色。
- 生物檢測:用于構建漆酶電極和酶标檢測器。
- 食品工業:改善食品質構,如面包烘焙和果汁澄清。
- 生物技術:生物漂白、生物傳感器開發等。
補充信息
- CAS號:80498-15-3,工業級産品酶活力可達10萬單位/千克。
- 穩定性:耐熱性較差,需在pH 4.8-6.0範圍内保持活性。
漆酶因其高效、環保的特性,成為生物催化領域的研究熱點,未來在綠色工業和污染治理中潛力巨大。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