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Aceraceae
槭科(Aceraceae)是雙子葉植物綱下的一個科,其漢英詞典釋義涵蓋植物學特征、分類演變及實際應用。根據《中國植物志》和《國際植物命名法規》,槭科傳統包含約150種木本植物,但現代分子研究表明該科已被合并至無患子科(Sapindaceae)。該科植物的英文通稱"Maple"特指其代表性屬——槭屬(Acer),如糖槭(Acer saccharum)和紅槭(Acer rubrum)。
形态特征:落葉喬木或灌木,掌狀葉對生,翅果結構獨特,果實成熟時呈雙翅螺旋狀,該特征在《植物系統學》中被描述為"雙翅果(samara)"。木材紋理細密,部分種類可提取楓糖,如加拿大糖槭的樹液含5-10%蔗糖。
地理分布:主要分布于北溫帶,中國作為槭樹多樣性中心之一,記載有99種,集中分布于長江流域至東北地區。日本學者牧野富太郎在《原色日本植物圖鑒》中詳細記載了東亞槭屬植物的形态差異。
經濟價值:北美糖槭的樹液提煉工藝在《農業食品化學雜志》中有專題研究,每40升樹液可産1升楓糖漿。加拿大食品檢驗局(CFIA)制定了嚴格的楓糖等級标準,分為AA、A、B、C四個等級。
槭科(學名:Aceraceae)是植物分類學中的一個科級類群,以下從多個角度對其詳細解釋:
分類地位與分布
槭科屬于無患子目(Sapindales),包含槭屬(Acer)和金錢槭屬(Dipteronia)兩屬,全球約200種,主要分布于北溫帶地區。我國是槭科植物多樣性中心之一,擁有2屬143種,如雞爪槭、嶺南槭等。
形态特征
生态與經濟價值
槭科植物以觀賞聞名,如雞爪槭及其變種(如紅葉雞爪槭)是園林綠化常用樹種。其木材堅韌,可用于制作器具。部分種類適應性強,能在微酸性至石灰性土壤中生長。
分類學争議
近年分子研究表明,槭科可能被并入無患子科(Sapindaceae),但傳統分類仍保留其獨立科地位。
槭科是北溫帶重要的木本植物類群,以獨特的葉形、翅果和秋色著稱,兼具生态與人文價值。如需了解具體物種特征,可參考、2、6、7中的詳細描述。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