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化縮合作用英文解釋翻譯、歧化縮合作用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化】 disproportionation condensation
專業解析
歧化縮合作用(disproportionative condensation)是化學反應中同時包含歧化反應與縮合反應的特殊過程。該術語由“歧化”(disproportionation)和“縮合”(condensation)組合構成,指反應體系中部分分子發生原子價态重排(即歧化),同時與其他分子結合形成更大分子(即縮合)的協同現象。
從反應機制分析,其核心特征表現為:
- 同一元素在反應中呈現兩種不同氧化态變化,如苯甲醛在Cannizzaro反應中既被還原為苯甲醇,又被氧化為苯甲酸鹽;
- 伴隨分子間脫水、脫醇等縮合特征,典型實例可見于酚醛樹脂的合成過程;
- 能量分布呈現非對稱性,部分分子釋放能量驅動整體反應進行。
該術語在《英漢化學大辭典》中被定義為“伴隨價态分裂的分子締合過程”,強調電子轉移與分子組合的耦合效應。美國化學會出版的《有機反應機理綱要》則指出,這類反應在天然産物合成和高分子材料制備中具有特殊應用價值。
工業應用層面,歧化縮合被廣泛應用于:
- 矽烷偶聯劑的合成(通過Si-Cl鍵的斷裂與重組)
- 染料中間體制備(如蒽醌系化合物的衍生化)
- 生物催化轉化(某些脫氫酶介導的代謝途徑)
權威參考資料:
- 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術語數據庫(IUPAC Gold Book)
- 《高等有機化學:反應、機理與結構》(J. March著,Wiley出版社)
- 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催化反應工程手冊》
網絡擴展解釋
“歧化縮合作用”這一術語并非化學領域的标準表述,但可以從其構成詞“歧化”和“縮合”分别解析,并結合可能的反應類型進行綜合解釋:
1.歧化反應(Disproportionation Reaction)
- 定義:指同一物質中同一元素的同一價态原子發生自氧化還原反應,部分原子化合價升高(被氧化),另一部分降低(被還原)。例如:
- 氯氣(Cl₂)與水反應生成HCl和HClO,其中Cl的0價态分别變為-1和+1價。
- 苯甲醛在強堿條件下的Cannizzaro反應中,一分子被還原為苯甲醇,另一分子被氧化為苯甲酸。
- 條件:元素需具有中間價态,且能形成高價和低價化合物(如Cl、S等)。
2.縮合反應(Condensation Reaction)
- 定義:兩個或多個有機分子通過脫去小分子(如水、醇、鹵化氫等)結合成更複雜的大分子。例如:
- 兩分子乙醇縮合生成乙醚和水。
- 氨基酸縮合形成多肽并釋放水。
- 特點:常見于酯化、酰胺化等反應中。
3.可能的“歧化縮合作用”機制
- 若将兩者結合,可能指在縮合過程中伴隨歧化反應。例如:
- 某分子在縮合時,其内部某元素發生歧化,生成不同價态的産物,同時與其他分子結合。
- 假設反應:A-B + A-B → A-C-B + 小分子,其中B元素在反應中既被氧化又被還原。
4.注意事項
- 該術語在标準化學教材中較少見,需結合具體反應實例或文獻進一步确認。
- 若涉及有機合成或高分子化學,可能指複雜反應體系中的多重步驟(如先歧化後縮合)。
建議參考專業文獻或提供具體反應式以獲取更精準的解釋。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