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牙管英文解釋翻譯、切牙管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醫】 canales incisivus; ductus incisivus; Stenson's foramina
分詞翻譯:
切牙的英語翻譯:
【醫】 biting teeth; dentes acutus; dentes adversus; dentes incisivi
dentes primoris; dentes tomici; incisor; incisor teeth
管的英語翻譯:
canal; duct; fistula; guarantee; meatus; pipe; tube; wind instrument
【化】 pipe; tube
【醫】 canal; canales; canalis; channel; duct; ductus; salpingo-; salpinx
syringo-; tuba; tube; tubi; tubing; tubo-; tubus; vas; vaso-; vessel
專業解析
切牙管 (Incisive Canal) 的漢英詞典角度詳解如下:
一、術語定義
切牙管(Incisive Canal)是位于上颌骨前部(硬腭中線區域)的一對骨性管道,連接口腔與鼻腔。其英文術語直接對應解剖學命名,指代容納鼻腭神經血管束的通道結構。
二、解剖位置與結構
- 位置
起自上颌中切牙(門牙)後方的切牙孔(Incisive Foramen),向後上延伸至鼻腔底部的鼻腭管開口。
- 形态特征
通常呈倒置的“Y”形或單管狀,長度約10-15mm,直徑約3-6mm,個體差異顯著。
三、内容物與功能
- 神經支配
内含鼻腭神經(Nasopalatine Nerve),為三叉神經上颌支的分支,支配硬腭前部黏膜的感覺功能。
- 血管分布
包含鼻腭動脈(Nasopalatine Artery),為上颌動脈分支,供應前腭區血運。
- 臨床意義
口腔種植手術中需避免損傷此結構,否則可能導緻術後麻木或出血(來源:口腔解剖學教材)。
四、影像學表現
在錐形束CT(CBCT) 影像中,切牙管表現為上颌骨中線區的低密度管狀影,是術前評估種植安全性的關鍵标志(來源:《口腔颌面影像學》)。
五、相關病理與變異
- 切牙管囊腫
因胚胎殘留上皮引發的囊腫,可導緻腭部腫脹或疼痛,需手術摘除(來源:口腔病理學文獻)。
- 解剖變異
約20%人群存在雙管或分支形态變異,影響種植體植入路徑設計(來源:臨床解剖學研究)。
參考文獻
- 口腔解剖生理學(第8版),人民衛生出版社,2020.
- Gray's Anatomy, 42nd Edition, Elsevier, 2020.
- "Nasopalatine Canal: A Systematic Review", Journal of Oral Implantology, 2021.
- "CBCT評估切牙管形态的臨床意義",《中華口腔醫學雜志》,2022.
(注:因專業文獻數據庫限制,部分鍊接無法直接提供,建議通過PubMed或知網檢索标題獲取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
切牙管(Incisive Canal),又稱鼻腭管,是位于上颌骨前牙區的重要解剖結構,具體解釋如下:
1.定義與位置
切牙管是上颌骨内連接鼻腔與口腔的骨性管道,位于上颌中切牙牙根後方的腭側中線附近。其口腔端開口為切牙孔(腭穹隆處),鼻腔端開口為鼻腭孔(近鼻中隔處)。
2.解剖特征
- 形态:細長管狀,被皮質骨包繞,長度約14.59-15.63毫米(存在性别差異)。
- 角度:前壁與鼻底平面交角約107.2°-114.8°。
- 内容物:内含鼻腭神經、血管(如上颌動脈分支)。
3.臨床意義
- 種植手術:上颌前牙區種植需避開切牙管,避免損傷神經血管導緻麻木或出血。
- 影像學檢查:CBCT可清晰顯示其三維結構,輔助術前評估。
4.相關概念區分
- 根管:位于牙齒内部,與牙髓相關,而切牙管屬于颌骨結構。
- 損傷症狀:若受損可能引發牙齒疼痛、下唇或舌部麻木。
如需更詳細解剖數據或臨床案例,可參考權威文獻或影像學資料(如、2、5)。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