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start-up procedure; starting procedure
啟動過程(Startup Process)指系統、設備或程式從初始狀态過渡到可操作階段的完整操作序列。根據漢英詞典釋義,該術語對應英文"boot process"或"initialization sequence",具體包含以下核心要素:
電力激活階段 系統接收外部電源後,基礎電路完成物理連接檢測,如計算機主闆執行POST(上電自檢)。該過程在《英漢計算機技術大辭典》中被描述為"系統硬件的初始握手協議"。
固件加載環節 BIOS/UEFI固件讀取存儲介質的引導扇區,驗證啟動加載程式的有效性。此階段涉及地址映射和内存分配機制,與《牛津計算機科學詞典》定義的"bootloader execution"完全對應。
内核初始化流程 操作系統接管控制權後,啟動系統守護進程并加載驅動程式。美國國家标準技術研究院(NIST)将這一階段标注為"kernel-space initialization"(SP 800-193标準文件)。
用戶環境構建 圖形界面服務、登錄驗證模塊依次啟動,建立可交互操作環境。該過程在IEEE标準12207-2017中被細化為"user-space service initialization chain"。
不同領域存在應用差異:工業設備啟動包含機械傳動檢測(ISO 13849-1标準),而嵌入式系統則強調實時時鐘同步(IEC 61508認證要求)。完整的啟動過程需通過多級校驗機制确保系統完整性,其時間跨度從毫秒級(微控制器)到分鐘級(大型服務器集群)不等。
“啟動過程”通常指系統或設備從關閉狀态到正常運行所經曆的一系列初始化步驟。以下是通用解釋(以計算機為例):
通電後,主闆固件(BIOS/UEFI)自動檢測硬件組件(CPU、内存、存儲設備等)是否正常。若檢測失敗會發出蜂鳴代碼或錯誤提示未搜索到相關網頁。
• BIOS系統:讀取主引導記錄(MBR)中的引導程式 • UEFI系統:直接加載EFI分區中的啟動管理器(如GRUB)
内核接管控制權後:
啟動守護進程/服務: • 網絡服務 • 圖形界面服務 • 日志管理等
最後加載登錄管理器(如Windows的登錄界面或Linux的display manager),等待用戶認證後進入操作環境。
擴展說明:不同設備(如手機、汽車ECU)的啟動過程會涉及特定固件和安全驗證機制,但核心邏輯相似。若遇到啟動故障,可通過查看啟動日志或恢複模式排查問題。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