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 arbor
喬木(Arbor/Tree)是植物分類學中具有明确形态特征和生态功能的木本植物類型,其定義為:主幹直立且高度超過6米,具明顯木質化莖幹,樹冠與主幹界限分明的多年生植物。該術語源于《中國植物志》對木本植物的分類體系,其形态特征包含三級分枝結構和年輪形成能力。
在生态功能層面,喬木通過光合作用年均固碳量達22.3kg/株(胸徑30cm标準),其林冠層可截留30%的降雨量,根系網絡具有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根據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的監測數據,喬木群落貢獻了陸地生态系統75%的生物量積累。
文化象征方面,《詩經》記載的132種植物中喬木占比41%,其中桑(Morus alba)、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等物種承載着特定的文化寓意。國際植物命名法規(ICN)将其拉丁學名規範為"Arbor"類目,與灌木(Frutex)形成明确區分。
典型代表物種包括:
參考資料:
喬木是木本植物的一種,具有以下核心特征和分類:
喬木指樹身高大且具有獨立主幹的木本植物,主幹與樹冠區分明顯。其高度通常超過6米,部分可達數十米(如松樹、白桦等),但根據三明市政府定義,喬木最低高度标準為3米。
按高度分級
按落葉特性
特征 | 喬木 | 灌木 |
---|---|---|
主幹 | 明顯直立 | 無主幹或矮小 |
高度 | 通常>6米 | 通常<6米 |
果實 | 較大且成熟期長(如柚木) | 較小且成熟期短(如杜鵑) |
提示:不同機構對高度分級存在差異,具體應用需參考當地标準。完整定義可查看搜狗百科或三明市政府官網。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