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千足蟲英文解釋翻譯、千足蟲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醫】 millepedes; millipede

分詞翻譯:

千的英語翻譯:

a great amount of; thousand
【計】 K; kilo; kilo-
【醫】 k.; kilo-

足的英語翻譯:

ample; as much as; foot; full; leg; sufficient
【醫】 foot; Paedo-; pedes; pedo-; pes; pod-; podia; podium; podo-

蟲的英語翻譯:

bug; insect; worm
【醫】 bug; vermi-; vermin; worm

專業解析

千足蟲(學名:Diplopoda)在漢英詞典中對應"millipede",指代節肢動物門多足亞綱的一類陸生節肢動物。其名稱源自拉丁語"millepeda",原意為"千足",但實際足數因種類不同存在差異,成年個體足數多在36至400對之間。

形态特征

千足蟲體呈圓柱形或扁平狀,由20-100個體節組成,每個體節具兩對足。頭部長有觸角、單眼及咀嚼式口器,體表覆蓋鈣質背闆,遇險時通過卷曲身體或分泌防禦性化學物質(如苯醌類化合物)進行自我保護。

生态功能

作為分解者,千足蟲在森林生态系統中承擔重要角色,主要攝食腐殖質、真菌及朽木,促進有機物分解和養分循環。美國史密森尼學會研究顯示,其消化道内的共生菌群能加速木質素降解(Smithsonian Institution, 2023)。

物種分布

全球已記錄約12,000種千足蟲,主要分布于溫帶和熱帶濕潤地區。中國境内分布有500餘種,如北京山蛩(Spirobolus bungii)和約安巨馬陸(Prospirobolus joannsi)等特有種(《中國動物志》節肢動物門多足綱卷,2006)。

網絡擴展解釋

千足蟲是馬陸的俗稱(部分資料誤稱為蜈蚣),屬于節肢動物門倍足綱,與蜈蚣(唇足綱)不同類。以下是其核心特征和習性的綜合說明:

一、基本特征

  1. 形态
    體長通常2-35厘米,呈圓筒形或扁圓形,體色多為暗褐色,部分品種帶有赤黃或紅色條紋。每個體節有2對足,總腿數可達200-400對(極少數可達1000條),行走時呈波浪狀運動。

  2. 分類與分布
    屬于多足亞門倍足綱,全球有約1萬種,廣泛分布于溫暖潮濕的森林、草地等環境中,尤其在腐殖質豐富的區域常見。

二、生活習性

  1. 食性與行為
    以植物殘體(如落葉、朽木)為主食,是生态系統中的分解者;少數種類會危害植物幼苗。晝伏夜出,受驚時會蜷縮成螺旋形假死,并分泌刺激性液體防禦天敵。

  2. 毒性
    分泌的液體含苯醌類物質,可導緻皮膚刺激或短暫失明(如馬達加斯加猩紅馬陸),但一般對人類無緻命威脅。

三、生态與文化意義

提示:如需具體品種或分布詳情,可參考、5、8等權威來源。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