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詐勒索英文解釋翻譯、敲詐勒索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法】 racketeer
例句:
- 因犯敲詐勒索罪她被送進監牢。
She was sent to prison for blackmail.
分詞翻譯:
敲的英語翻譯:
knock; percuss; strike
詐的英語翻譯:
cheat; pretend; swindle
勒索的英語翻譯:
blackmail; ransom; extort; lug; pinch; screw
【經】 extortion
專業解析
敲詐勒索(Extortion)指通過威脅、恐吓等手段,強迫他人交付財物或獲取不正當利益的行為。其核心特征包括:
- 行為定義:以暴力、言語威脅、曝光隱私等方式施加心理壓迫,迫使受害者屈服。
- 法律定性:中國《刑法》第274條明确将敲詐勒索列為犯罪行為,根據涉案金額與情節嚴重程度,可判處有期徒刑至無期徒刑。
- 常見手段:包括但不限于威脅人身安全、散布不實信息、利用職權施壓等。
- 社會危害:破壞經濟秩序與公民人身權益,屬于典型的財産類犯罪。
該術語在漢英對照法律文獻中通常譯為“extortion”,強調非法獲取財物的強制性與違法性。
網絡擴展解釋
敲詐勒索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通過威脅或要挾手段強行索取他人財物的行為,屬于我國《刑法》明文規定的犯罪行為。以下是具體解析:
一、核心定義
-
基本含義
指行為人利用暴力、恐吓、要挾等手段,迫使被害人因恐懼心理而交出財物或財産性利益()。例如通過威脅曝光隱私、危害人身安全等方式索取錢財。
-
法律構成要件
- 主觀目的:必須以非法占有他人財物為目的()。
- 客觀行為:實施威脅或要挾(如恐吓信、騷擾親友、跟蹤等),使被害人産生心理強制()。
- 因果關系:威脅行為直接導緻被害人交出財物()。
二、法律認定與量刑标準
根據《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條,量刑分為三檔():
- 數額較大(2000-5000元及以上)或2年内敲詐3次以上,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
- 數額巨大(3萬-10萬元及以上)或有嚴重情節,處3-10年有期徒刑;
- 數額特别巨大(30萬-50萬元及以上)或特别嚴重情節,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
三、典型案例與争議
如黃靜案(),行為人雖因産品質量問題索賠,但因索賠金額遠超合理範圍(2萬元商品索賠500萬美元),仍被認定構成敲詐勒索罪。這體現了法律對“維權過度”的邊界限制。
提示:若遭遇威脅索財,建議保留證據并及時報警。維權時應通過合法途徑主張權利,避免因方式不當觸犯法律。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