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茜士林染料英文解釋翻譯、茜士林染料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化】 alizanthrene dye; alizanthrene dyes

分詞翻譯:

茜士林的英語翻譯:

【機】 alizanthrene

染料的英語翻譯:

coloring matter; dye; dyestuff; tincture
【化】 dye; dyestuff
【醫】 dye; dyestuff; stain

專業解析

茜士林染料(Alizarin Vat Dyes)是一類結合天然茜素結構與現代合成工藝的高性能甕染料。其名稱源自“茜草”(Rubia tinctorum)中的天然色素茜素(Alizarin)和“士林”(Vat)染色工藝。這類染料需在堿性還原條件下溶解,通過氧化反應在纖維上固色,形成穩定的不溶性色素。

化學特性與工藝

茜士林染料的核心成分為蒽醌衍生物,分子結構含多個共轭雙鍵(化學式:$text{C}_{14}text{H}_8text{O}_4$),賦予其優異的耐光性和耐洗性。染色過程中,染料先被還原為隱色體(Leuco compound),吸附到纖維後經氧化恢複顯色,適用于棉、麻等纖維素纖維的染色。

曆史與工業應用

19世紀末,德國化學家Adolf von Baeyer首次合成茜素(1869年),推動了合成染料的發展。20世紀初,陰丹士林(Indanthrene)等改良品種的出現,使茜士林染料在工業領域普及。其色牢度高,被廣泛用于高端紡織品和藝術顔料生産。

權威文獻參考

  1. 《染料化學》(中國紡織出版社)詳細論述了茜士林染料的還原-氧化反應機理。
  2. 德國巴斯夫公司(BASF)曆史檔案記載了茜素合成技術的工業化進程。
  3. 《中國大百科全書·化學卷》将此類染料歸為“蒽醌甕染料”類别,強調其環保性優于部分偶氮染料。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茜士林染料”這一表述,目前公開資料中并未發現其作為獨立術語存在。根據搜索結果分析,可能是“茜草染料”與“士林染料”的混淆或組合。以下分别解釋兩者的含義及關聯:

一、茜草染料

“茜”指茜草(Rubia cordifolia),其根部含有紅色素(如茜素),是中國古代重要的天然紅色染料。特點包括:

  1. 需通過媒染劑(如明礬)與纖維結合,染色工藝複雜;
  2. 染出的紅色稱為“茜紅”,在絲綢、棉麻上均有應用;
  3. 屬于植物染色體系,環保但色牢度較低。

二、士林染料(還原染料)

即提及的“士林染色”,學名還原染料(Vat Dye):

  1. 特性:不溶于水,需在堿性環境中用還原劑(如保險粉)溶解染色,氧化後顯色;
  2. 優勢:超強耐曬/耐洗牢度(可達7-8級),耐漂白性強;
  3. 應用:主要用于醫院紡織品、高檔床品等對色牢度要求高的領域;
  4. 成本:比活性染料高30%-50%。

三、可能的混淆原因

“茜士林”可能是對兩種染料的誤寫組合:

建議需要具體染色需求時,區分使用天然植物染料(茜草)或合成還原染料(士林),二者工藝原理和性能差異顯著。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