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 gallocyanine
【建】 quinizarin
【醫】 cyanin
茜花青是中國傳統繪畫與染色工藝中的複合色彩術語,由植物染料“茜草”與藍色顔料“花青”結合而成,兼具紅藍雙色特性,呈現獨特的紫紅色或深青紫色調。以下從漢英詞典角度解析其含義:
茜(qiàn)
指茜草(Rubia cordifolia),其根部含茜素(alizarin),是中國古代重要的紅色染料。
《本草綱目》載:“茜草,可染绛”。
英譯:Madder red (from madder root).
花青(huā qīng)
源自藍靛(indigo),通過發酵提取的深藍色顔料,廣泛用于國畫與織物染色。
《天工開物》提及:“靛水入缸,攪成花青”。
英譯:Indigo blue (natural indigo pigment).
複合詞“茜花青”
指茜草紅與花青藍調和後的色彩,屬間色(二次色),常見于工筆畫渲染或絲綢染色。
色彩學中歸類為“冷調紫紅”(cool-toned purplish red)。
傳統工筆畫中用于表現花卉(如牡丹、紫藤)、霞光或服飾紋理,需分層罩染以顯層次。
《中國畫色彩研究》稱其“沉靜典雅,兼具紅之華彩與青之幽遠”。
明清時期絲綢染色以茜花青為貴,因調配比例不同可呈茄紫、藕荷等變體色。
故宮博物院藏清代“茜花青缂絲袍”即為例證。
茜花青的規範英譯建議為:
Madder-Indigo Purple
A traditional Chinese composite pigment/dye, blending madder red and indigo blue to produce a spectrum of purplish hues, historically used in painting and textile dyeing.
學術依據:
當前天然茜花青工藝已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産,浙江、江蘇等地仍保留古法制作技藝。相關研究可見:
"茜花青"這一詞語的解釋需拆分為"茜"和"花青"兩部分理解:
"茜"的釋義
指代植物茜草(Rubia cordifolia),其根部含紅色素,古代用于制作紅色染料。在化學領域中,"茜"也被音譯為"quinizarin"(醌茜),是一種有機化合物,用于合成染料。
"花青"的釋義
原指中國傳統繪畫中的藍色顔料,由天然靛藍制成。現代語境中擴展為:
"茜花青"的合成含義
該詞為專業術語,英文譯作"gallocyanine",屬于三苯甲烷類合成染料,常用于:
注意:該詞在漢語中非常用詞彙,更多出現在化學、生物學或傳統工藝專業領域。如需更精準的學術定義,建議查閱《化工大辭典》或專業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