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hydroxychloroquine
羟氯喹(Hydroxychloroquine)是一種4-氨基喹啉類化合物,中文名稱為羟基氯喹,英文名稱由"hydroxy"(羟基)和"chloroquine"(氯喹)組合構成。該藥物最初作為抗瘧疾藥物開發,後被發現具有免疫調節作用,現主要用于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等自身免疫性疾病。
從藥理學角度分析,羟氯喹通過抑制溶酶體酸化和抗原呈遞過程,幹擾Toll樣受體信號傳導,從而降低自身免疫反應強度。其抗瘧機制則與抑制瘧原蟲血紅素聚合酶活性有關,該特性使其被收錄于世界衛生組織基本藥物标準清單。
臨床應用中需特别注意其視網膜毒性風險。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要求使用超過5年的患者必須定期接受眼科檢查。藥物代謝方面,羟氯喹具有長達40天的半衰期,主要經肝髒CYP450酶系代謝。
根據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的監測數據,2020年該藥物在全球範圍内的使用量因COVID-19疫情出現異常波動,但後續研究證實其對新冠病毒無效。目前全球主要生産商包括賽諾菲、拜耳等跨國制藥企業。
羟氯喹是一種具有多重藥理作用的4-氨基喹啉類衍生物,其核心信息可歸納如下:
羟氯喹(Hydroxychloroquine)最初作為抗瘧藥開發,1955年獲美國FDA批準用于系統性紅斑狼瘡(SLE)治療。其化學結構與氯喹類似,但毒性降低約50%,常用劑型為0.1g/片的硫酸羟氯喹片。
通過以下多途徑發揮作用:
長期使用需監測視網膜毒性(建議每6個月眼科檢查),初始劑量通常400mg/日,後續根據療效調整。與氯喹存在交叉過敏風險。
(注:完整用藥方案請遵醫囑,更多細節可參考等權威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