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iliacus; musculi iliacus
髂肌(Iliacus muscle)是人體髋部深層肌群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英文術語在《道蘭氏英漢醫學辭海》中被規範翻譯為"Iliacus"或"Iliac muscle"。該肌肉起源于髂窩内表面,向下與腰大肌共同形成髂腰肌腱,止于股骨小轉子,構成髋關節屈曲的核心動力單元。
從解剖學角度分析,髂肌具有雙重功能特性:在單側收縮時可協同腰大肌完成髋關節屈曲動作,雙側協同收縮則參與維持直立姿勢。這種生物力學特性在《格氏解剖學》第42版中得到詳細闡釋,其肌纖維走向與力學矢量方向呈15-30°夾角,這種特殊解剖結構使其在步态周期中發揮關鍵作用。
臨床醫學領域特别關注髂肌與周圍結構的毗鄰關系。根據《中華骨科雜志》最新研究,髂肌前外側緊貼股神經,内側毗鄰閉孔神經,這種解剖特點解釋了髂肌血腫可能引發股神經麻痹的病理機制。世界衛生組織(WHO)運動系統疾病分類中,将髂肌勞損歸類為M62.88編碼疾病。
在漢英對照解剖學術語規範方面,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的《解剖學名詞》第三版明确将"髂肌"與"Iliacus muscle"建立标準對應關系,同時注明其拉丁文術語"Musculus iliacus"。該規範文件經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具有法定術語效力。
髂肌是人體髋部的重要肌肉,屬于髋肌前群的一部分,其結構與功能如下:
起點與止點
髂肌呈扇形,起自骨盆的髂窩(髂骨内側凹陷處)。它與腰大肌共同構成髂腰肌,兩者肌腱合并後穿過腹股溝韌帶深面,止于股骨小轉子。
解剖學特點
髂肌位于髂窩内,覆蓋于骨盆前側;腰大肌則起自腰椎橫突和椎體側面。兩者在功能上協同,但屬于獨立肌肉,僅在下端合并。
運動功能
穩定性
作為核心肌群的一部分,髂肌參與維持腰椎和骨盆的穩定。
髂肌是髂腰肌的關鍵組成部分,其功能涉及下肢運動、姿勢維持及核心穩定。日常需注意避免長期屈髋姿勢,以預防肌肉勞損。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