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subilium
【醫】 ilia; ilio-; ilium; ossa ilium
【醫】 partes inferior
髂骨下部(英文:Inferior part of ilium)是人體骨盆骨骼的重要解剖結構,特指髂骨(ilium)位于髋臼上緣以下的區域。該區域包含三個關鍵解剖标志:弓狀線(arcuate line)、坐骨大切迹下部(inferior part of greater sciatic notch)以及與坐骨、恥骨連接的關節面。從功能解剖學角度,髂骨下部通過弓狀線參與構成真骨盆與假骨盆的分界,其外側表面為臀中肌、臀小肌提供附着點,内側表面則構成盆腔側壁的骨性支撐。
根據《格氏解剖學》臨床版描述,髂骨下部的骨性結構在生物力學中承擔着力量傳導的關鍵作用:髋臼上緣承受的體重壓力通過髂骨下部傳遞至骶髂關節,最終分散至脊柱。該區域骨折在臨床上常見于高能量創傷,可能影響骨盆環的穩定性。美國骨科醫師學會(AAOS)的解剖術語數據庫特别指出,髂骨下部的精确邊界應以髋臼關節面為基準向髂前下棘延伸的骨嵴作為分界标志。
髂骨下部是人體骨盆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具體解釋如下:
髂骨(讀作qià gǔ)位于腰部下方兩側,是髋骨的上半部分,左右各一。其上部寬大,下部逐漸變窄,與恥骨、坐骨共同構成髋臼(髋關節的凹陷部分)。
解剖結構
髂骨下部指靠近髋臼的區域,包括髂骨體(構成髋臼上部)和髂骨翼的下緣。其下緣與坐骨、恥骨通過軟骨連接,形成完整的髋骨。
功能特點
髂骨下部在醫學檢查中具有标志性意義,例如:
如需更專業的解剖學細節,可參考醫學教材或權威解剖圖譜。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