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葡萄糖氧化英文解釋翻譯、葡萄糖氧化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機】 glucose oxidase

分詞翻譯:

葡萄糖的英語翻譯:

dextrose; glucose
【化】 dextrose; glucose; grape-sugar
【醫】 amylaceum; corn sugar; dextroglucose; dextrose; dextrosum; gluco-
glucose; glucosum; glyco-; glycose; grape sugar; grape-sugar
honey sugar; phlorose; saccharum amylaceum

氧化的英語翻譯:

combustion; oxidation; oxidize; oxygenation
【化】 adduction; oxidation
【醫】 oxidation; oxidization; oxidize; oxy-; oxydation; oxygenize

專業解析

葡萄糖氧化(Glucose Oxidation)是指葡萄糖分子在細胞内通過一系列酶促反應逐步分解,最終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釋放能量的生物化學過程。該過程是細胞呼吸的核心環節,主要發生在真核生物的線粒體中,其英文對應術語為Glucose Oxidation 或Oxidation of Glucose。

一、核心定義

  1. 漢英對照

    • 葡萄糖(Glucose):一種六碳單糖(C₆H₁₂O₆),生物體的主要能量來源。
    • 氧化(Oxidation):生物化學中指物質失去電子或氫原子,伴隨能量釋放的反應。
    • 葡萄糖氧化:葡萄糖經代謝途徑(如糖酵解、三羧酸循環)逐步脫氫、脫羧,最終被氧氣徹底氧化為CO₂和H₂O的過程。
  2. 反應通式

    葡萄糖完全氧化的總反應式為:

    $$ ce{C6H12O6 + 6O2 -> 6CO2 + 6H2O + Energy (ATP + heat)} $$

二、代謝路徑與關鍵步驟

  1. 糖酵解(Glycolysis)

    葡萄糖在細胞質中分解為丙酮酸,生成少量ATP和還原輔酶NADH:

    $$ce{C6H12O6 -> 2 Pyruvate + 2ATP + 2NADH}$$

    (來源:《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第9版,人民衛生出版社)

  2. 三羧酸循環(TCA Cycle)

    丙酮酸進入線粒體,脫羧形成乙酰輔酶A後進入循環,徹底氧化生成CO₂、NADH、FADH₂等:

    $$ce{Pyruvate -> Acetyl-CoA -> CO2 + NADH/FADH2 + GTP}$$

    (參考:Berg et al., Biochemistry, 9th ed., W.H. Freeman)

  3. 氧化磷酸化(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

    電子傳遞鍊(ETC)利用NADH/FADH₂的氫原子傳遞電子,驅動質子泵生成ATP:

    $$ce{NADH + 1/2 O2 + ADP + Pi -> NAD+ + H2O + ATP}$$

    (來源:NCBI "Cellular Respiration"專題)

三、生物學意義

權威參考文獻

  1. Nelson, D. L., & Cox, M. M. (2021). Lehninger Principles of Biochemistry (8th ed.). W.H. Freeman.
  2. 周春燕, 藥立波. (2023).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人民衛生出版社.
  3. 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 (NCBI). "Glycolysis and 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 https://www.ncbi.nlm.nih.gov/books/NBK526105/

(注:引用來源基于公開學術資料,鍊接為NCBI官方可訪問頁面)

網絡擴展解釋

葡萄糖氧化是指葡萄糖在生物體内經過一系列酶促反應被逐步分解,最終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釋放能量的代謝過程。根據是否有氧氣參與,可分為有氧氧化和無氧氧化(如糖酵解)。以下是其核心内容的分階段解釋:


一、有氧氧化的主要階段

  1. 糖酵解(細胞質基質中)
    葡萄糖(C₆H₁₂O₆)分解為2分子丙酮酸(C₃H₄O₃),生成2分子ATP和NADH。此階段無需氧氣,但後續步驟依賴氧氣的存在()。

  2. 丙酮酸氧化脫羧(線粒體基質中)
    丙酮酸在丙酮酸脫氫酶複合體催化下轉化為乙酰輔酶A(乙酰CoA),釋放CO₂并生成NADH()。

  3. 三羧酸循環(線粒體基質中)
    乙酰CoA進入循環,徹底氧化為CO₂,并生成大量NADH、FADH₂和少量ATP。每輪循環産生3分子NADH、1分子FADH₂和1分子GTP(可轉化為ATP)()。

  4. 氧化磷酸化(線粒體内膜)
    NADH和FADH₂通過電子傳遞鍊傳遞電子,最終與氧氣結合生成水,同時驅動ATP合成酶生成大量ATP()。


二、總反應式及能量計算

葡萄糖徹底氧化的總反應為:
$$ C6H{12}O_6 + 6O_2 rightarrow 6CO_2 + 6H_2O + text{能量}
$$
1分子葡萄糖通過有氧氧化可淨生成30-32分子ATP(不同細胞類型略有差異)()。


三、生理意義

  1. 高效供能:有氧氧化是細胞獲取能量的主要方式,占ATP總産量的95%以上()。
  2. 代謝樞紐:三羧酸循環是糖、脂肪、蛋白質三大營養物質分解的共同通路()。
  3. 調節作用:關鍵酶(如丙酮酸脫氫酶複合體、檸檬酸合成酶)受ATP/ADP比值及代謝産物的反饋調控()。

四、無氧氧化的對比

在缺氧條件下(如劇烈運動時肌肉細胞),葡萄糖僅通過糖酵解生成乳酸或乙醇,僅産生2分子ATP,能量效率遠低于有氧氧化()。

如需更詳細機制(如酶促反應步驟或調節因素),可參考生物化學教材或權威文獻。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