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staphylogenes sycosis
【醫】 staphylococci
sycosis
【醫】 acne mentagra; barbae sycosis; ficosis; lichen menti; mentagra; sycosis
葡萄球菌性須瘡(Staphylococcal Sycosis)是一種由金黃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感染引起的細菌性毛囊炎,主要累及胡須區域的毛囊及周圍組織。以下從漢英詞典角度詳細解釋其含義及醫學背景:
中文名稱
葡萄球菌性須瘡
英文對應
Staphylococcal Sycosis 或Sycosis Barbae
緻病機制
金黃色葡萄球菌侵入胡須區毛囊深部,引發毛囊及周圍組織的急性化膿性炎症,典型表現為紅色丘疹、膿疱,可融合成片并伴疼痛。感染多由剃須損傷、衛生不良或免疫功能低下誘發。
臨床鑒别
需與真菌性須癬(Tinea barbae)區分:後者由皮膚癬菌引起,膿疱較少,皮損邊緣呈離心性擴散,KOH鏡檢可見菌絲。
輕症使用莫匹羅星軟膏或夫西地酸乳膏抗菌,輔以熱敷促進引流。
重症或複發者口服抗生素(如雙氯西林、頭孢氨苄),療程2-4周。反複感染者需排查鼻腔帶菌狀态,并行細菌培養指導用藥。
人民衛生出版社,2023年:定義須瘡分型及病原學特征。
2024年更新:詳述葡萄球菌性須瘡的抗生素選擇原則。
Vol. 188(3), 2023:探讨耐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替代療法。
(注:因平台限制未提供直接鍊接,文獻名稱及出處可于學術數據庫檢索驗證。)
葡萄球菌性須瘡是一種由葡萄球菌(主要為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男性胡須部位慢性化膿性毛囊炎及毛囊周圍炎。以下是詳細解析:
1. 病因與誘因
2. 臨床表現
3. 治療與預防
該病需與普通毛囊炎、脂溢性皮炎等鑒别,确診後規範治療可減少複發。若症狀持續或加重,建議及時就醫。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