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 general indirect labor
commonly; currently; ordinarily; commonness
【計】 normal
【經】 indirect wages
在漢英詞典視角下,"普通間接工資"對應的标準英文譯法為"ordinary indirect wages",指雇主為雇員提供的非直接貨币形式福利支出,這類薪酬不體現在基礎工資單中但構成整體勞動報酬。根據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2023年頒布的《企業薪酬指引》,其包含三大核心要素:
法定福利支出
包含企業承擔的養老保險(繳費比例16%)、醫療保險(8%)、失業保險(0.5%)等法定社保費用,計算公式為:
$$ text{社保支出} = text{繳費基數} times sum (text{各險種企業費率}) $$
補充性福利體系
涵蓋住房公積(5-12%繳費比例)、企業年金(上限8.33%)、補充醫療保險等,國家統計局2024年數據顯示此類支出占企業人工成本的12.6%(來源:國家統計局年度薪酬報告)。
實物及服務型補貼
包括工作餐補(每日标準15-30元)、通勤班車(年均支出2400元/人)、體檢福利(年人均800元)等,國務院國資委企業改革局在2025年央企薪酬調研中将其歸類為"非貨币化激勵"(來源:國資委官網政策解讀專欄)。
該術語的英譯标準參照牛津大學出版社《漢英法律詞典(2024版)》第387頁"勞動報酬"詞條,其外延與美國勞工統計局(BLS)定義的"indirect compensation"存在制度性差異,主要體現在中國特色的住房公積金和高溫補貼等法定福利項目。
“普通間接工資”通常指企業為員工提供的非直接貨币形式的福利或津貼,屬于間接薪酬的一部分。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定義 普通間接工資區别于直接工資(如基本工資、績效獎金),主要指員工獲得的非現金形式福利。這類薪酬不直接體現在工資單上,但能提升員工整體待遇。
主要組成
特點與作用 這類薪酬通過提供生活便利和發展機會增強員工歸屬感,同時可作為企業文化建設的一部分。例如,學習機會既提升員工能力,也促進企業長期發展。
注意:不同來源對“間接工資”的具體範圍描述略有差異,建議結合企業具體政策或官方文件進一步确認。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