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Phlebotomus pooi
family name; surname
【醫】 owl midge; phlebotomus fly; sand fly; sandfly
浦氏白蛉(Phlebotomus pui)是一種屬于雙翅目毛蛉科(Psychodidae)的吸血昆蟲,主要分布于中國華北及西北幹旱半幹旱地區。其拉丁學名中的"pui"源于中國昆蟲學家蒲蟄龍先生的姓氏音譯,是20世紀50年代首次在甘肅酒泉地區發現并完成分類命名的特有物種。
該物種成蟲體長約2-3毫米,通體密布細長絨毛,翅脈特征呈獨特的"Y"型分支。其生活史包括卵、幼蟲、蛹和成蟲四個階段,偏好栖息于齧齒類動物洞穴及黃土崖壁縫隙等微環境。作為重要的病媒生物,浦氏白蛉已被證實是内髒利什曼病(黑熱病)的傳播媒介,可通過叮咬将利什曼原蟲傳播給人類。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020年媒介監測數據顯示,該物種在甯夏固原地區的自然感染率達3.7%。
在疾病防控領域,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的專項研究表明,浦氏白蛉的活動高峰期與當地氣候條件密切相關,每年6-8月日均溫25-28℃時為其活躍期,建議在此階段加強防蛉措施。世界衛生組織将其列為B類病媒生物,推薦使用拟除蟲菊酯類殺蟲劑進行環境治理。
關于“浦氏白蛉”一詞,目前未檢索到相關權威資料。根據生物學命名規則推測,可能涉及以下情況:
可能的解釋方向
需注意的細節
建議核實途徑
如需進一步分析,請補充具體語境或資料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