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 parallel-plate oscillator
【電】 parallel plate
【醫】 agitator; oscillator
平行闆振蕩器(Parallel Plate Oscillator)是電子工程領域中基于平行導體闆結構的高頻振蕩裝置,其工作原理依賴于電磁場在闆間形成的諧振模式。該器件由兩塊平行金屬闆構成,中間填充空氣或介質材料,通過外部電路激勵産生特定頻率的電磁振蕩。
根據《IEEE微波理論與技術标準詞典》定義,平行闆振蕩器的核心參數包括闆間距$d$、介電常數$varepsilon$和振蕩頻率$f$,其基礎頻率公式可表示為: $$ f = frac{c}{2dsqrt{varepsilon_r}} $$ 其中$c$為光速,$varepsilon_r$為介質相對介電常數。這種結構在微波濾波器、天線饋源和雷達系統中有廣泛應用。
英國工程技術學會(IET)發布的《射頻電路設計指南》指出,平行闆振蕩器的設計需重點控制邊緣效應和輻射損耗,典型工作頻率範圍為1-40 GHz。相較于同軸諧振器,其優勢在于平面化結構和更高的功率容量。
該器件英文對應術語為"parallel-plate oscillator",在IEEE标準文件中與"cavity resonator"存在明确區分:前者強調主動振蕩功能,後者特指被動諧振腔體。美國國防部MIL-STD-411F标準将其列為軍用通信設備的基準頻率源組件。
關于“平行闆振蕩器”的解釋如下:
平行闆振蕩器是一種基于平行闆電容器結構設計的振蕩器,屬于LC振蕩器的一種。其核心原理是通過平行闆電容器(電容元件)與電感線圈組成的LC諧振回路,将直流電能轉換為特定頻率的交流信號。
“平行闆”一詞強調電容器結構形式,實際應用中需配合電感元件實現功能。若需更深入的技術參數或電路設計,可參考電子工程領域專業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