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mask data
screen; shield
【計】 mask; mask off; masking
【化】 shielding
data
【計】 D; data
【化】 data
【經】 data; datum; figure; quantitative data
在漢英詞典框架下,"屏蔽數據"對應的英文術語為"masked data"或"redacted data",指通過技術手段隱藏敏感信息的數據處理方法。根據國際信息安全标準ISO/IEC 27001:2022定義,該操作旨在保護個人隱私和商業機密。美國國家标準與技術研究院(NIST)特别指出,數據屏蔽需保持信息可用性,常見于金融交易記錄中的信用卡號部分遮蔽(如:--****-4567)。
牛津詞典數據科學分冊解釋其包含兩種技術形态:靜态屏蔽(如數據庫脫敏)和動态屏蔽(實時訪問控制)。劍橋大學數據實驗室的案例研究表明,醫療領域采用格式保留加密(FPE)技術時,患者出生日期"1990-07-31"可被轉換為"1985-02-15"的僞真實數據,既保護隱私又不影響統計分析。
該術語在歐盟《通用數據保護條例》(GDPR)第32條中被列為關鍵合規手段,要求企業處理用戶地理位置等敏感信息時,必須實施最小化披露原則。微軟Azure文檔顯示,其數據屏蔽服務支持15種預定義模式,涵蓋電話號碼、電子郵件地址等常見敏感字段的自動識别與處理。
數據屏蔽(Data Masking)是一種信息安全技術,主要用于保護敏感數據,同時保留數據的可用性。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數據屏蔽通過将真實數據替換為虛構但結構相似的數據,實現敏感信息的保護。例如,将真實姓名"張三"替換為"李四",或對身份證號部分字段加密。其核心目标是在數據共享、測試或開發等場景中,既保證業務流程正常運作,又避免洩露個人隱私或商業機密。
靜态屏蔽
在非生産環境(如測試數據庫)中永久替換敏感數據,生成可安全共享的副本。例如将生産數據庫備份後脫敏再用于開發環境。
動态屏蔽
根據用戶權限實時屏蔽數據。例如客服人員查看客戶信息時,系統自動隱藏身份證後四位。
确定性屏蔽
建立固定映射規則,如"北京"始終替換為"上海",適用于需要保持數據關聯性的場景。
提示:如需了解具體技術實現(如PL/SQL中的屏蔽函數),可參考提供的代碼示例。數據屏蔽已成為企業應對數據洩露的重要手段,2019年全球數據洩露事件同比增加54%。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