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polarizing microscope
deflection; leaning; partial; prejudiced; slanting
【化】 meta-
【醫】 meta-
light; ray; honour; merely; naked; scenery; smooth
【化】 light
【醫】 light; phot-; photo-
microscope
【化】 microscope
【醫】 microscope
偏光顯微鏡(Polarizing Microscope),在中文語境下也稱為偏振光顯微鏡,是一種利用偏振光原理來觀察和分析具有雙折射性質(即各向異性)樣品的精密光學儀器。其核心功能在于通過控制光波的振動方向,揭示樣品在普通顯微鏡下無法觀察到的光學特性與微觀結構細節。
一、核心定義與工作原理 偏光顯微鏡在光源路徑上設置了起偏器(Polarizer),将普通光轉換為在單一平面上振動的線偏振光。光線穿過具有雙折射特性的樣品(如礦物晶體、高分子材料、生物纖維等)時,會發生雙折射現象,分裂成振動方向相互垂直的兩束偏振光(尋常光與非尋常光),并産生光程差。隨後,光線通過位于物鏡和目鏡之間的檢偏器(Analyzer),其偏振方向通常與起偏器垂直(正交位置)。此時,隻有被樣品改變偏振狀态的光線分量才能通過檢偏器,形成明暗對比或幹涉色的圖像,從而揭示樣品的内部結構、晶體取向、應力分布等信息。
二、關鍵組件與中英術語對照
三、主要應用領域
四、核心觀測原理 - 雙折射與幹涉色 當線偏振光垂直入射到各向異性樣品時,分解為振動方向互相垂直、傳播速度不同的兩束光,産生相位差(光程差 Δ)。此光程差與樣品的雙折射率(Δn)和厚度(d)相關:Δ = Δn * d。通過正交的檢偏器後,這兩束光發生幹涉。觀察到的顔色(幹涉色)與光程差直接對應,可通過Michel-Levy幹涉色表進行定性和半定量分析,是鑒别礦物和材料特性的重要依據。
權威參考來源:
偏光顯微鏡是一種通過偏振光特性分析材料光學性質的專業顯微鏡,主要用于觀察具有雙折射性的物質(如晶體、纖維等)。以下從定義、原理、應用及特點進行詳細解釋:
偏光顯微鏡通過選擇性地控制光的偏振方向來觀察物質的光學特性。其核心在于利用偏振片(起偏器和檢偏器)将普通自然光轉換為偏振光,并分析樣品對偏振光的影響。當光穿過雙折射材料時,會分裂為兩束振動方向不同的偏振光,通過正交偏振片的幹涉效應,可觀察到顔色或亮度變化,從而判斷物質的各向異性(雙折射性)或各向同性(單折射性)。
當光進入雙折射材料時,分解為尋常光(o光)和非尋常光(e光),其折射率差異可表示為: $$ n_e - n_o = Delta n $$ 其中,( n_e )和( n_o )分别為兩束光的折射率,( Delta n )為雙折射率。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操作步驟或型號參數,可參考來源(化學教學實驗中心)及(觀察方法)。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