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皿英文解釋翻譯、培養皿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化】 culture dish; culture dish,Petri dish; double dish
double dish,Petri dish
【醫】 culture capsule; culture dish; culture plate; culture-dish
相關詞條:
1.doubledish 2.culturevessel 3.cultureflast 4.Petriplate 5.Petridish 6.cultureplate 7.sprayanaerobicdish
分詞翻譯:
培養的英語翻譯:
bring up; cultivate; culture; develop; foster; rear; train
【醫】 cultivation; culture
皿的英語翻譯:
utensil
【醫】 dish
專業解析
培養皿(英文:Petri dish)是微生物學與細胞生物學領域的核心實驗器具,由德國細菌學家朱利斯·理查德·佩特裡(Julius Richard Petri)于1887年發明。其标準定義為:一種透明、扁平圓柱形的玻璃或塑料容器,頂部配有可透氣的蓋體,專用于在無菌條件下培養微生物、細胞或小型生物組織。
物理特性與設計原理
培養皿的直徑通常為35-150毫米,高度10-20毫米,采用耐高溫材料制成(如硼矽酸鹽玻璃或聚苯乙烯塑料),可承受121℃高壓蒸汽滅菌處理。蓋體直徑略大于皿底,形成重疊結構以防止空氣微生物污染,同時允許氣體交換維持培養環境。
功能分類
- 細菌培養:裝載瓊脂培養基用于菌落分離與擴增(參考:美國微生物學會操作手冊)
- 細胞培養:配合培養液進行哺乳動物細胞體外增殖(案例:NIH細胞資源庫技術指南)
- 環境監測:暴露于空氣中檢測微生物沉降量(依據:ISO 14698潔淨室标準)
詞源學注解
在牛津英語詞典(OED)中,"Petri dish"被收錄為專有名詞派生術語,強調其發明者與功能屬性。中文譯名通過"培養"直指功能,"皿"則遵循《康熙字典》對淺口容器的字形釋義。
網絡擴展解釋
培養皿是實驗室中用于微生物或細胞培養的基礎器皿,其核心特點和相關信息如下:
概述
培養皿由平面圓盤狀的底和蓋組成,材質主要為玻璃或塑料。它由德國細菌學家朱利斯·理查德·佩特裡(Julius Richard Petri)于1887年設計,故又稱“佩特裡皿”。主要功能是為微生物或細胞提供受控的生長環境,便于觀察和研究。
分類
-
按材質
- 玻璃培養皿:耐高溫、可重複滅菌,適用于植物材料、微生物培養及動物細胞貼壁培養。
- 塑料培養皿:多為聚乙烯材料,分一次性或多次使用,適合細菌接種、劃線等操作。
-
按用途
- 細胞培養皿:用于動植物細胞貼壁培養及顯微操作。
- 細菌培養皿:常用于微生物分離、抗生素敏感性測試等。
-
按規格
常見直徑包括35mm、60mm、90mm、150mm,另有2分隔或3分隔設計,滿足不同實驗需求。
主要應用
- 微生物培養:分離細菌、真菌,并防止空氣污染。
- 細胞研究:觀察動植物細胞生長、轉染及免疫染色。
- 抗生素測試:通過瓊脂和抗生素圓片評估藥物有效性。
- 教學與科研:用于種子發芽觀察、病毒研究等。
使用注意事項
- 輕拿輕放:材質脆弱易碎,需避免碰撞。
- 清潔處理:新玻璃器皿需用5%鹽酸浸泡過夜,塑料制品按需選擇滅菌方式。
- 規範操作:開蓋時避免培養基滲入蓋底間隙,防止污染。
以上信息綜合了實驗室操作規範、材質特性及多領域應用場景,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實驗步驟或滅菌方法,可參考權威文獻或标準操作指南。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